close

釋修慈

蓮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

華梵大學佛學系創辦人

華梵大學副教授

 

論文提要

空慧妙智的「覺之教育」是佛陀的一種真理教育,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不曾更改。跟據佛陀的教法,能使人離苦得樂,超凡入聖,如同人間甘露,潤澤群生,對於人生非常重要而有意義。在大乘般若經,以及龍樹菩薩適時將《阿含》緣起教義與般若畢竟空之思想相融合,菩薩為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大慈大悲的實踐精神,「四無量心」可說一躍而成大乘菩薩所必修之根本法門,並以邁向成佛途徑之首要地位而被肯定。

早期所出現的大乘典籍,菩薩為實際饒益一切有情,實現佛國淨土的思想,不斷在大乘經典中繽紛燦爛湧現,深入經中所敍述,乃與菩薩修學「四無量心」的「慈」與「悲」有著密切關係,以致形成後來大乘菩薩至善至美的淨土思想,這些都與菩薩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有著重要淵源。

佛家的「空」,本是一個宗教實踐上的命題,是代表佛家修養論以及宇宙人生真相的究竟絕對真理。但在佛法的弘法中,「空」義並非一成不變的,由早期的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的演變中,「空」義的內容也隨之演變,越來越廣大深遠:此「空」是空中有生妙,不同於「空而幻滅」,因此「空」有不著之義。

妙有的契機點,主要是在人格的活動上來體驗。這在真空的背後,肯定有一無礙自由的人格活動,而實現於現實生活中。「空」在此含有空而飽滿的張力。

大乘佛法之推進,有賴於兩大巨輪:其一為廣大的菩提心,即無限的悲願,以匡濟一切眾生;其二為發揚大乘佛教的「緣起空性」的觀念,為人類“相依互存”的至高無上的心理,是一種「道智」,亦可用作指標,指示我人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為社會努力。

一、廣大的菩提心,是主觀的、熱烈的大悲心的實行

二、為發揚大乘佛教的「緣起空性」的觀念,以理論及行證,建立「緣起空性」的智慧,促成偉大人類的互助、平等、民主的思想與實現。本文從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理念、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方法、「覺之教育」的推廣與發展做論述。

 

關鍵詞:空慧、妙智、覺之教育、真理教育

一、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理念

佛教的教育是覺所未覺,在教育的過程中,是從根本探究起,使心靈得到淨化而獲得自我的覺悟,這稱為「覺之教育」。曉雲導師認為: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偉大教育家。「覺」是認識並肯定人性與生命的終極價值,進一步,是以虔誠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存在,並以此為基礎,積極地實現生命的尊嚴。

所謂「正覺」,亦即正確的覺悟,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正覺又稱正等覺、正等正覺、或正盡覺,這是諸佛的無上的覺悟,諸佛都是成就這種覺悟,故稱正、等覺,因為是正確的宇宙人生體悟,所以總稱「正等正等」或「成正等正覺」。

佛陀在菩提樹下得到圓滿正覺,徹悟生命的真相:「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得相」。他所悟道的真理,旨在闡發人生的痛苦、痛苦的起因、痛苦的消滅、以及消滅痛苦的方法,他判定人的一生,只是一個苦難的過程而已,而不是苦難的終點。

「佛是覺悟的智者」、是具體圓滿宇宙人生真相「一切種智」的般若行者。在空間上說,有十方的世界諸佛;在時間上來說,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而現在所處的時期,是公元二千五百多年前在人間成佛的釋迦牟尼佛所攝受,雖然釋迦牟尼佛的應身佛已經示現涅槃,但法身常存不生不滅,報身佛今仍在色究竟天宮(梵文:Akanistha)說法,故以佛法中所說佛住世攝受眾生的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階段來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時期的現在佛,所以眾生也會因為感念最親近的現在佛,方便宣揚佛的言教的緣故,於是有時會簡化來尊稱佛陀即是指釋迦牟尼佛。

佛教不以佛陀是獨一無二的,大乘佛教承認過去、現在、未來,有著無量無數的佛陀,乃至相信三界六道所有一切的有情眾生,不論現在信佛與否,將來都有悟道成佛的可能。佛教闡明,佛陀是已解脫煩惱的聖者,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相成佛的可能,但是必須透過修行,了解佛陀的教育內涵,再跟隨真善知識的教導修行才能解脫煩惱。

凡是圓滿三身五慧、清淨圓滿即是佛,而成佛的教導就是佛教。「救世感懷德育荒」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有感於科技昌明卻心物分離,以致人心困頓,現今雖教育普及,卻重知識疏德育,以致心性失調,於是導師融滙儒佛精粹,以宏大願行,秉持「覺之教育」理念,創辦「華梵大學」。

華梵大學「覺之教育」之教育理想,肯定人類本有仁心與德性,故而教育之目的即在引發人性固有之良知本心,進而充分實現善良本性,成就美好世間。「華」指中華文化之代表儒家思想,儒家所謂仁者,忠以對己、寬恕以待人,其教育理想在於培育,務本修德、仁愛慈悲、己立立人、堅忍弘毅、道行忠恕之君子。「梵」即佛陀遺教中的智慧與慈悲精神,佛家所謂自覺、覺他;自覺者真誠面對自己,即能深自省察,遷善改過,力求精進;覺他,即能關懷社會,護念眾生,保育天地。

由仁義而行教化,尚莫乎儒;修智慧而行慈悲,尚莫乎佛。「覺之教育」是融滙貫通儒佛思想,主張教育之道以人為本,首重心性的調理與淨化,此修德務本之始。啟發覺性,通過自覺,體察世情,體悟自己與他人生命會通,人與萬物相生共榮,進而建立己立立人、救世利他的價值觀,依此仁愛慈悲之情,開啟悟性、激發潛能,學習科技新知,融通人文精神,體悟宇宙之真理。

華梵大學以「人文與科技相融合、慈悲與智慧相生」為辦學宗旨,強調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的專業人才,陶冶兼具慈悲與智慧、救世利他的品格。滙合東方文化精華的儒佛思想,進而結合西方文化精華的現代知識,終而以成就美好世間為職志。

以「德智能仁」為校訓,即在說明,有德還要有智,有才能亦要有仁,良好品德與專業知能兼備,方足以救世利人。世間一切的意義與滿足固然不能脫離自我之成就,但終必以成就他人為真正的幸福與圓滿,此乃人生最簡單卻又最深刻的道理。

 

二、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方法

「覺之教育」的理念基本上即含概整體佛教的教育理念,特重闡明「覺」的義理、本質、方法(覺義、覺性、覺法)。實踐的理念由「人」本身做為起點,而顯現完美的人格成長。在教育實體中,因「覺」的顯現作用,將能充份實現教育的功能因人施教、因教而成,師、生、法三方面共融成一互相成長的實體。

臺灣近年來教改之風盛行,但仍未發展出成熟穩健的體制。每年皆有無數的施教者與受教者在校園中穿梭來往,明顯的「人」應當是教育中的實存主體。佛教教育強調平等、慈悲、隨機教化,和中國儒家傳統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原則相似。認為佛教傳統上重視出世間法的教導,並不強調世俗知識的傳授,因而質疑,在現代教育領域中恐無法培育出國家社會所需的「全人」(全方位的在世存有者)。事實上這是出於對於佛教法理的片面了解所致,從大乘佛法以及人間佛教的觀點,現實生活中的淨土佛國能夠成就,亦應該成就。透過自覺、覺他的教化理念,創造成清淨國土,開展世間的殊勝價值意義,正是「覺之教育」的發展目標。

(一)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理念之建立

1.覺之教育的目標——人文化成、淨佛國土

強調明其自心的基礎,重視人性本性,由內在人文精神的展現,以自覺覺他,提昇國家社會的生活品質,而非追求物質文明之發展而迷失本性。

2.覺之教育的內涵——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識教育

透過對於心性教育的重視,以開展清淨的教化理念,重道德教化的功能,以先成其德,後成其才。

3.覺之教育的原則——平等、慈悲

在施行個別因材施教的教法之前,應重視普遍的平等原則,否則一再出現被教育捨棄的孤兒,無法達成圓滿的眾生淨土(祥和健全的社會)。對於善不善皆等行於慈悲,目的應讓不善法不生,善法不滅。

(二)現代「覺之教育」的實踐方法

1.曉雲導師倡導「覺之教育」

曉雲導師一生從事教育工作,肯定教育對人類之重大影響,尤其是善導心靈的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法師最早以「覺之教育」作為教育之倡導,於民國七十年出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所舉行的「第四屆國際佛學會議」,其中所宣導的論文為《般若禪轉識教育論》。

該論的主旨是透過佛教教化以明淨心境,善導思想,作為當今教育之根本關懷。自此之後,法師每年出席國際佛學會議,並在國內由法師自己舉辦的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中,所提出的論文皆以環繞「覺之教育」為中心的有關佛教教育為探討主題。

其題目如:<佛教教育原理>、<「覺之教育」慧命開拓論>、<覺之教育理想研究之三大原則>、<「覺之教育」與人類和諧>等二十餘篇,另有散文、短文及講話記錄等有關文章,已出版成書有:《覺之教育》、《覺之教育講話》、《教育.文化》。

2.「覺之教育」是悲智教化的教義與實踐

曉雲導師對「覺之教育引言」所述,「覺之教育」覺性教育,其主旨是教人覺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無非是「安心之道,事事和諧」而已。導師言:「覺性教育是啟發覺悟性的人生,使人充滿同情感,進而體悟人與萬物是相生而非分生;亦即透過自然教育、濟生教育、心理教育、自我教育,使人能從自己的世界通會到他人的世界,透過對自己的認識進而擴展到對他人的瞭解。」

3.「覺之教育」之實踐意義

「覺之教育」是對生命的關懷,以開拓慧命為人生目標,不只是知識之灌輸,更要對心身的轉化有實質的方法,藉以依循練習。「覺之教育」除了理論的教導之外,最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培養強而有力的自覺性,用以看清事物的真相,不為表相迷惑,而能以智慧及慈悲來處理問題、面對人生。

在印度的巴利經文中,佛陀說:「正法是現世的、不待時節的、來看的、導向的、自證的。」 佛陀所教導的方法,是現世就可證得的,是隨時都可以學習的,往內看清自己的身心,是每個人都能親自體證的。

「覺之教育」的實踐原則,也要合乎上述所言的:現世的、不待時節的、來看的、導向的以及自證的,也就是說,要能夠合乎普遍性、易行性、安全性、效益性、次第性。

教育的訓練是適用到所有的人,與年齡、性別、職業、教育、國籍、宗教信仰無關,沒有任何的典禮、儀式。任何人都可以練習,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教育的訓練,便是依據佛陀所言,要在所有的動作中正念、正知。能夠持續的覺知自己的動作,教育就一直增強。看清自己的念頭、看清自己身心的真相。我們如果追究痛苦的來源,就可以發現到是來自妄念、雜念。

有二種念頭,第一種是不能作主的念頭,稱作妄念、雜念。例如,生氣、貪心、無知、恐懼、忌妒等念頭,這種念頭會使我們受苦。第二種是能作主的念頭,稱作「自然的念頭」是在正知下的念頭,不會使我們受苦,例如,我們日常打掃、洗衣時,須要正確的思維,這便是自然的念頭,這種念頭是有益無害的,而且是生活中所必須的。

人們常被第一種妄念所佔據,不斷升起貪心、生氣、無知的心理,不斷的捲入念頭之中而受苦。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便是「愈想愈氣」,由於妄念不斷的生起,因而不論吃時、作時或在任何地方,都不斷的受苦。只有當我們培養自強的自覺性,才能看清念頭,才不會有第一種的妄念、雜念。

自覺性增強了以後,念頭一生起,就能立刻看見,就能除去貪念與瞋心,漸漸的,內心的品質就會開始轉變。「覺之教育」的使命在於自覺性的啟發,注重內省的工夫,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瞭解人生的真義,進而改善社會,造福人群。

透過人本教育、心靈教育、藝術教育、園林教育、宗教教育,淨化心靈,啟迪自我生命的自覺性,激發創作實踐的熱情,培養德術兼備的人才。具體實踐包括下列五個層面:

1)人本的教育

「覺之教育」是儒佛思想的融通,探討人道的根源,落實「大同世界」的理想,太虛大師曾言「人成則佛成」,以成就完人為目的,達到慈悲平等的境地。華梵大學透過通識課程、週會、社團活動、導師制度以強化學生的品德及領導才能。

2)心靈的教育

身處資訊氾濫的時代、知識爆炸,智慧卻益形貧乏,人心更為困頓,此皆離心教育使然。教育以人為主體,人則以心靈為主,因此為糾正當前只重專業知識,忽略陶養心智的缺失,必須從心做起。「覺之教育」以佛家的調心與儒家的養心,及道德思惟作為心靈之善導。

3)藝術的教育

美育可以充實生活、陶冶性情,透過音樂、美術、詩歌之陶冶,覺之教育得以開展。華梵大學設有「文物館」、「園林茶座」及「美術系」,經常舉辦個展或聯展,並設有「文愉劇坊」提供歌舞表演。以藝術力量充實心靈,激發創造力,培養具生活美感的現代人。

4)園林(自然)的教育

華梵大學遠離塵囂,翠巒環抱,55公尺高的大崙山,可藉大自然的力量,把「境教」發揮到極致;啟悟人性、開拓慧命;在林木扶疏的自然環境中,身心舒暢、妄念消除,再現人性的本然,得到一種真實人生的啟悟,這也是一所森林大學的內涵。

5)宗教的教育

透過宗教教育,以培養宗教家無私無我與服務利他的精神,肩負時代使命。不但在人生旅程中,具備堅定的信念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更有宗教家的道德勇氣,從力行實踐中,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以圓滿人生的境地。

 

三、現代「覺之教育」的推廣與發展

    在《維摩詰經》中主要闡明大乘佛法的義理「心淨、眾生淨、國土淨」為訴求,說明菩薩發菩提心,有清淨法身、清淨自心及福慧功德。

1)「覺之教育」的目標——人文化成、淨佛國土

    強調明其自心的基礎,以重視人性自覺性,由內在人文精神的展現,以自覺、覺他,提昇國家社會的生活品質,而非追求物質文明之發展而迷失本性。

2)覺之教育的內涵——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識教育

3)覺之教育的原則——平等、慈悲

「覺之教育」是以完成人格為依歸,啟迪「自覺、覺他」,使學生透過對生命的掌握,消解自我內在與外在的對立,開啟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的胸襟,激發身體力行、創造實踐的熱情,以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生命。

    推廣佛教教育,不止限於興學育才(舉凡宣講佛法,及佛教文化活動等),不過若不從推廣社會教育、興辦教育機構(學校)作育人材,則不是基層工作的理想計劃,又如何談到普及推廣的事實。

    所謂善導人心,不只是屬於一個名詞,而是籌措運用施教者之正觀心力及精神為嚮導;當然這是屬於一種理想,還需要相當的時日,理想始能實現。世間沒有不勞而獲,藝術理論上說:「沒有辛勞與憂患的成功,是不夠高貴的」。

    所謂德行兼修,不只是佛教復興,而且對社會人心善良和慈悲智慧的影響是今日對佛教教育重視培養覺性教育,才是貢獻佛教於社會人群的根本計劃。否則若不從推廣佛化社會教育打好基礎,不是根本的計劃。為發展現代佛教教育共同努力,推廣這「覺之教育」,為人類培養「慧命開拓」,善導人心之有意義工作。

1.面對當前大學教育的現實問題

基本上以覺之教育理念觀之,教師應當具有不被取代的功能。首先,對於性空緣起的了解與掌握,絕非一般資訊功能可取代。其次,人性化的互動關懷,更多元豐富的人生經驗與教材運用,以及隨機教化的功能,決非可被取代。吾人以為:透過慈悲的實踐履行,將有助於轉化危機。

2.化解教育的危機問題

1)以慈予樂:強調平等心,不判分高下以決取捨,而是能予其所需,若須簡易之法即與簡易之法等。

2)以同體大悲精神:將己所學平等施與真正的知識。

3)以喜強調快樂學習的重要。

4)以強調自他平等精神:重視教學相長,由學生參與課程設計及規劃等。

 

四、結語

(一)人們都想過無憂無慮的日子。佛陀說:「住於自洲,住於自依。」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住在自己的洲上、島上,自己要作為自己的歸依處。因此,佛陀要我們堅強起來,使自己能夠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自覺性。以強而有力的自覺性消除一切問題的根源,從而徹底解決痛苦。

(二)每一個眾生都有清淨的自覺性,也就是說,眾生皆本具有佛性。為了消除我們的痛苦,就要以耐心來培養自己的自覺性,要使自己從早到晚一直覺知自己肢體的動作。由於我們整天都在動,可利用這一自然現象來培養我們的自覺性,借力使力,養成習慣,能越早訓練越是有利。

(三)自覺性的培養,是「覺之教育」的核心。唯有強而有力的自覺性,才能免於妄念,這是今日兒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所必須培養出來的,因為大家都同樣面臨種種的痛苦與煩惱。

    盧梭所謂愛的教育,熱心教育者,無不關懷,如何善導下一代,延續歷史光明的史頁,開拓人生坦途。獻身教育工作者,尤其佛教教育之工作,是如來家務,淨佛國土,是本職,佛教教育本身,總括而言;從根本教育的實踐涉到發展,不外生活教育與慧命的開拓。

   「覺之教育」簡而言之,可分二途:覺性妙慧的施教,覺明悲情的發揮。以此二途徑統攝法界(十法界盡一切有情資生的世界),不分中外古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智慧與悲情之培養與善導,乃人類之教化。華梵大學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界創辦的大學。自誓『教育與我的生命是一體的,他將陪我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如是之誓願,使曉雲導師成為集儒、佛、文哲、藝術於一身的般若禪行者,而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現生命理想。

 

參 考 文 獻

1.曉雲法師著,《佛教論文集》,臺北:原泉出版社,1977

2.曉雲法師著,《佛教與時代》,臺北:原泉出版社,1987

3.曉雲法師著,《佛語垂光》(上下兩冊),臺北:原泉出版社,1988

4.曉雲法師著,《佛學園地》,臺北:原泉出版社,1990

5.曉雲法師著,《佛教教育講話》,臺北:原泉出版社,1990

6.曉雲法師著,《拓土者的話》,臺北:原泉出版社,1993

7.游雲山(曉雲法師) 著,《曉雲法師的智慧之語》,臺北:原泉出版社,1993

8.曉雲法師著,《園林思想》,臺北:原泉出版社,1996

9.曉雲法師著,《佛學演講集》,臺北:原泉出版社,1997

10.曉雲法師著,《佛教文化與時代》,臺北:原泉出版社,1998

11.曉雲法師著,《教育.文化》,臺北:原泉出版社,1998

12.曉雲法師著,《覺之教育講話》,臺北:原泉出版社,1998

13.曉雲法師著,《般若禪轉識教育論》,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第四屆國際佛學會議」,1981

arrow
arrow

    On 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