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釋菁澤 博士生

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

 

論文提要

「教育環境」更著重於心靈的直覺啟示,「環境教育」多屬於景觀建設與境教施設。正視教人的教育,換回自然生活的機趣,生活的尊嚴,當然也要生活環境配合;環境的設施教育方針,良師益友,而先重視的環境。「人之心性,有賴於調養,宇宙景色、園林花木、遠山青翠、雲影霞光,處處足以啟發吾人心境遼闊、自然恬靜和諧。」「大自然是我們培養心靈、豐富生活、昇華生命之大教室。」「自然的廣義宇宙人物,天地間一切有機體的生命,皆是自然生趣。人,回歸自然世界,人之生機活潑,生活範疇寬廣。」潛移默化,轉識成智。「人之本性,如樹木之根生」,「根」要培養吸收自然之素養,然後根深蒂固、枝葉繁茂、花果開敷、開花結果。因此「人」需要教養,適當之教養要適應根性之培養,花草樹木得之於天地培養,雨露陽光,地潤滋養是親切的,直接的吸收,人之教育也重在親切,親切教育是根本培養。佛陀誕生、出家、成道、行化、圓寂均在山野園林;佛經中每以大自然為喻。

佛陀之自然教育乃「覺之教育」的過程,「覺之教育」乃人類率性之大道。「自然的環境」是教育的方便善巧設施之一,從「境教」所營造的氣氛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氣質。藉由大自然的景物,觸景譬喻、應機逗教,引導學生心靈的開拓,啟發菩薩悲智的精神。佛陀環境教育「以大自然是人生大地之母,任何生存發育,無論動、植、飛、潛皆依大地生長而生存,尤以人的生活環境,心靈境界,莫不靠大自然之滋潤資養。

 

關鍵詞:佛陀 環境教育 親近 自然 世界觀

一、前言

在大自然世界中的山林樹石、花木流泉莫不充滿無限的天趣,並足以開闊我們的心境上的恬靜和諧。從對心靈情感的溶入,繼而達到心靈「移情作用」。在佛陀的教育當中,常以自然環境作為從事教育活動的場所,藉由環境中的潛移默化弟子心性,透過應機逗教的方便權宜,以開啟智慧之目的。教育與親近大自然有什麼關係呢?因為,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在與大自然環境的互動中,使身心舒暢,視野開闊,繼而開啟智慧。

 

二、境教之定義

何謂「境教」?在曉公導師所著的《園林思想》中提到兩種層面:指華梵大學來說一為「環境教育」;二為「教育環境」。「環境教育」現代一般學校未提起和注意,但是不能完全是語言可以達成事實,必須要有環境之設施,培養氣氛。「所謂學校之教育環境,可分為兩種領域,其一為軟體方面的施教,是指學習、教育、研究為重心;即以教師和學生間構成的一種教育氣氛,及人際關係而言。另一種則是指硬體建設,即以學校建築物設備而言」 。而「教育環境」更著重於心靈的直覺啟示,「環境教育」多屬於景觀建設與境教施設。如佛教環境中的晨鐘暮鼓、佛前花、香、燈以及禪門規範,似乎沒什麼景觀的施設。卻可陶養人心的境界。心靈的培養,才是人性最寶貴,最重要之教育。正視教人的教育,換回自然生活的機趣,生活的尊嚴,當然也要生活環境配合;環境的設施教育方針,良師益友,而先重視的環境。「人生在世,所處一切環境皆影響身心之動向,故『環境教育』與『教育環境』皆是對人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有形與無形中都有很大的影響。」從環境教育中所營造出的氣氛,切入眾生的心識,這即是「心靈的直覺啟示」。大自然是可使人潛移默化,變化心性;而境教所產生的情境,可幫助自然教育達到效果。「希望環境的陶治,使學子精神生活獲得充分的養素,而減去生活的貪欲;並藉大自然相生不相爭的啟示,培養和諧的氣氛,及『園中無枯木,校內無廢人』的精進學風。」 「人之心性,有賴於調養,宇宙景色、園林花木、遠山青翠、雲影霞光,處處足以啟發吾人心境遼闊、自然恬靜和諧。」「教育環境」之功能,感人深心處,真箇「欲知此理誰人會,水自朝東月自圓」,高僧山居詩——永明壽禪師。

「佛經中所言宇宙自然景物之豐富,不只詩化,而且人格化、神聖化,超越人為,仍然尋歸到人性中本有的慧命之源,要流濬此靈源,得與天地同體,得與萬物同親,故佛教重智慧,開導生命中之智慧與悲情。」 佛陀「覺之教育」是悲智開發的教育,由此悲智並進,足於培養健全的人格,從而提供人類相生之道,和樂大同,佛法為治心之學,其修習法門,在在皆為善導心靈之良方。故開發人人本有之覺性,更而興發悲智雙運此覺性圓滿的人格教育——覺性教育;予現代偏重知識而忽略人格心靈培養的教育,當有所增益。

「境教以啟悟人性,降伏煩惱開拓慧命;以回應大自然對再現人性的本然,境教強調對人的人格教化,與心靈陶成的教育學之意義。「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懷抱中,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從中了悟人生的真義開啟內在的智慧,進而啟發人性真誠而善良的一面。」 「因此人文思想提倡環境薰陶,尤以教育環境需特別多注意,應多關懷,這直接、間接對年青人身心的影響和潛移默化。」這些對現代人是非常重要的。

 

三、自然教育與環境教育

佛陀得一生修道於山林、成道於樹下、講道於園林,其教化與自然環境成為一體。佛陀四十九年說法,以大自然山林中為教室,選擇竹園、祇園、大林、靈鷲山、舍衛城中風景幽美、樹木青蒼的環境,作為教導的場所。在境教的默化中,使得到心靈的啟發與身心自在。「大自然是我們培養心靈、豐富生活、昇華生命之大教室。」「自然的廣義宇宙人物,天地間一切有機體的生命,皆是自然生趣。人,回歸自然世界,人之生機活潑,生活範疇寬廣。」潛移默化,轉識成智。

「人之本性,如樹木之根生」,「根」要培養吸收自然之素養,然後根深蒂固、枝葉繁茂、花果開敷、開花結果。因此「人」需要教養,適當之教養要適應根性之培養,花草樹木得之於天地培養,雨露陽光,地潤滋養是親切的,直接的吸收,人之教育也重在親切,親切教育是根本培養。以心感心;心的感通;發生活力的作用,正如大地之吸收雨潤,人的生命智慧自然湧現。

「心性的培養,需要一些助緣。要使心靈有依歸,精神有安頓,須多與大自然相處,心靈才能有自由的流露,本性才能有真實的透發。從中得到一種恬適的心,一種人生的啟智。」 心既是教化的目標,要如何轉換眾生的心識?

()可透過自然的環境薰陶,心靈的教化達成教育的效果,在不知不覺中,變化氣質。

()環境施設讓我們處於一片純和自在的自然環境,可讓我們的覺性更為敏銳,因此自然環境具有洗滌塵世之污垢、淨化心靈之功。久居其中,深受陶冶。必然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我們的身心,可收潛移默化之效。人有「六種心」與「八種識」,然而心識會受到外在的境界,有所產生變化但也可藉由外境與心識的接觸,輔助內在的修行。然世間所產生的人事諸多的痛苦與煩惱,皆是依「識」而不依「智」,但藉由環境的潛移默化與環境教育,可使我們內心轉染為淨,啟發覺性,繼而為「轉識成智」作準備的功夫。

因知「覺之教育」不只是知識之灌輸,更是心靈思想的培養,務期人的心身轉化,所謂脫胎換骨的教化。「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是唯識學的特勝。薰習是教育心理哲學,和儒家孔子的學習教育原理,即「學而時習之」之學習教育,互為融通之處。薰習義,即是要將所學極親切的感受到人生,要真起切實的薰陶變化作用,學以變化氣質,故「教育」則能變化氣質。

1.實教權時,方便應機

佛陀是大覺者,為了教化眾生,隨順眾生一時之需所設之方便,施設種種方便教門,這即是「權教」;而佛以自意內證之實義而發揮之教法,為「實教」,即真實的教法。所以佛陀自然環境教育為「開權顯實」、「以實開權」的方法,因應眾生之根基,使眾生依其所施設的方法去修行實踐,繼而達到與佛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佛陀對眾生的教化,啟示眾弟子對環境所影響而升起親切的感格。觸景靈機就境取材,適時的方便應機逗教。在《雜阿含經》有這段記載:「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坐樹下。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以變化氣質,故「教育」則能變化氣質。

2.啟發人的悲智

人類居住於自然環境中,不僅要有所「感」,而且有所「應」。從大自然中的觀照,找尋失落心靈的源頭,藉由自然的啟發,找回自我本來的面目,進而生起悲情與智慧。總之所見都聯想關懷一切人群,無限悲情,對人類終極關懷,這是現世中所欠缺的,故值得重視,教育能灌輸慈悲智慧。人群才能相安共處、更能和諧。強調不但要自利還要利他,這是完全神聖化、精神化的思想。因此若在生活中念念不忘佛教悲智的園林思想,當有助增長我們願力的悲心與智慧。

 

四、佛陀自然境教對當今教育的啟發

佛陀誕生、出家、成道、行化、涅槃均在山野園林;佛經中每以大自然為喻。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從原始佛教到中國佛教,講經說法的道場或寺院大都在山林之中,藉大自然無言的教化,以收返璞歸真,生機盎然,境教之效。佛陀之自然教育乃「覺之教育」的過程,「覺之教育」乃人類率性之大道儒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其為人之本歟。」是以佛陀教化眾生,要頓悟本性;見性在乎明心,故佛經為開顯人性中明心見性之經典。自然教育要有實踐的經驗,不只是知識灌輸,而是親切的培養。「至如教育環境的『境教』,不祇藝術造型的配稱,而是造型的美,更須置身其中的人,心思參透內涵的境界,及環境所啟示的相應。」

「自然的環境」是教育的方便善巧設施之一,從「境教」所營造的氣氛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氣質。藉由大自然的景物,觸景譬喻、應機逗教,引導學生心靈的開拓,啟發菩薩悲智的精神。往昔佛陀以自然為境教環境,應為觀念上的學習與效法,而非一定要到山林樹叢間才是自然境教如《覺之教育》中提到:「回歸自然,不一定祇走向山林獨處。主要是提醒在觀念上對自然的感覺,生活一切所需的自然,自然是天真樸質。若能了解回歸自然,心靈活力的新鮮,充滿生活的機趣。」清新愉悅的新人生觀,則目之所觸、心之所會,視覺聽覺皆有一片純和自在的感覺,使覺性更敏銳。

在原始佛教中,主張深入山林坐禪、潛心觀照,以求體悟自性。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就有在山林、石窟、寺中坐禪苦修的傳統。佛經《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說「山巖空谷間,坐禪而入定」 。所以佛陀的教化是強調與自然山林結合的自然教育,依循根本佛法的教義,加以愛護他人,起心於悲智精神,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宋代蘇東坡說「江上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在大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藏。「佛教之園林生活,自然教化,在原始佛教,釋尊昔日行化攝眾與諸弟子禪行安養於竹林、祇園,大林園等。靈鷲山下、王舍城中,許多風景幽美樹林青蒼之聖地,都是佛陀及諸弟子所至之處,原始佛教的早期,在僧團中,並沒有訂定很多戒律,可是自覺淨化之自然教育,嚴淨心身,也自然就範。這是活的教育∣心境活潑閒淨的培養。」佛陀環境教育「以大自然是人生大地之母,任何生存發育,無論動、植、飛、潛皆依大地生長而生存,尤以人的生活環境,心靈境界,莫不靠大自然之滋潤資養。

人之本性「如樹之根」,欲想根壯根深,則須水分充足;欲想根固則不動搖,此為定慧之根本佛法;止是定,觀為慧,《法華經》:「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在佛化教育中,般若智慧之修習,如根之得水,故云般若水,習禪定是自性根本之定力,如根壯有力,自向土地鑽深,故云根深柢固,花果繁榮。值此動亂時代,唯有加強提倡人性根本教育,才能挽救人心,匡正社會風氣。

 

五、結語

「佛教主治心之學,心清潔,環境才會清潔。」在自然的教育環境中,我們心靈要像大自然一樣生生不息,對境而起悲智之心。就因佛教環境教育處處引導吾人回歸自然世界,追求身心莊嚴,安祥自在創造和諧的生活,希望能影響和諧的社會安祥福祉。所以這是我們今日要研究佛教教育的重心所在。

 

參 考 文 獻

一、【藏經】

1.《華嚴經》,《大正藏》第十冊,卷十四。

2.《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3.《付法藏因緣傳》,《大正藏》第五十冊,卷二。

二、【書籍】

1.曉雲法師著,《覺之教育》,新北市,原泉出版社。

2.曉雲法師著,《園林思想》,新北市,原泉出版社。

3.曉雲法師著,《拓土者的話》,新北市,原泉出版社。

 

 

 

 

 

 

 

arrow
arrow

    On 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