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沛玲 博士生

蓮華佛學研究所

 

論文提要

本文主要探源關夫人信仰的同時,首先以礁溪的珍貴資源溫泉為開端,礁溪是聞名遐邇的溫泉勝地,水泉的酸鹼度PH7.5,水溫55℃為碳酸氫鈉泉,因為有天然溫泉的加持,對於觀光產業增色不少。藉而窺探這屬於得天獨厚的水脈是如何滋潤礁溪的人文觀光產業。

本文主要論述架構:

一、得天獨厚的礁溪溫泉

二、關夫人之沿革與傳奇

三、關夫人信仰建構條件

四、關夫人藥籤醫藥理論

五、官夫人薰香館之經管

六、總結:傳統信仰的文創變革

首先以一、得天獨厚的礁溪溫泉為開端;簡述礁溪溫泉種類及其分佈。再者,二、探討關夫人之沿革與傳奇,論述夫人遠渡來台其經過及傳奇。在關公故鄉運城解州,關於夫人的傳說很多,關夫人被描述成一位很有文化素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極受尊重的鄉間醫生,關夫人如何被拜為醫藥與賜子之神;學人以探源關夫人背景為研究進路,參考前輩的研究、碑文的考據,再以鄉野傳奇為佐證,談關夫人如何成為正式的祭祀神祇,藉由以關夫人的生平切入本文核心。

再延伸三、關夫人信仰建構之條件;礁溪首座關夫人信仰建構在幾項特別的條件之下:(1)淵遠的關公信仰下(2)溫泉觀光的產業下(3)首座關夫人頭銜下(4)旅遊發展的推動下(5)文化創新的變革下(6)傳統文化的延續下。

接著論述四、關夫人藥籤醫藥理論;探究夫人藥籤與醫理藥理之間的相關性。傳說中的夫人是一位鄉里敬重的女郎中,本文以其藥籤作為探究其醫理藥理在現代社會型態中,是否有其學理上的考證與實用價值。

五、官夫人薰香館之經管;以香客大樓的管理看待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模式。以「官夫人薰香會館」香客大樓取關夫人其諧音,如何在旅館業裡的所謂一級戰區突破重圍,並且有組織有系統的經營管理,正是非營利組織重大的挑戰;再探經營者以何種理念經營官夫人香客大樓,結合關夫人信仰開闢另類住宿規格,讓香客大樓創造出不同一般香客通舖模式,讓旅者、修行者、宗教狂熱者願意到寺廟住一晚,體驗不同的心靈安住情境。六、傳統信仰的文創變革;總結傳統宗教信仰如何歷經文化創意開物成務。以傳統信仰下的變革做結論,探討文創事業下的信仰體系,在時代的流變中是如何的發展蛻變。

 

關鍵字: 礁溪 關夫人 香客大樓 組織經營 管理整合

一、前言

關於關公信仰文化首先就要熟悉一個人─孟海生先生 。孟海生先生是關公故里運城解州人。 多年來,情繫關公文化,相繼出版了關公文化系列書籍,為關公文化的發揚光大默默貢獻著力量 。 關公大家都耳熟能詳名聲遠播,關公文化在世界範圍影響深遠。截至2010年,關公崇拜熱已遍及全球206個國家和地區,而在台灣地區群眾基礎尤為廣泛而深厚。但是與關公本人及關公文化密不可分的關公夫人,則顯得比較“默默無聞”,中國內地曾有超過30萬之數的關帝廟,僅有兩三座供奉關夫人;台灣地區1.6萬多座寺廟中,有1.5萬多座廟宇單祀或合祀著關公,卻無一供奉關夫人。因為歷史記載過少甚至連《三國志》《三國演義》這樣的史籍小說中,都沒有提到過關夫人,更沒有一部系統關於關夫人的專著。而在運城解州關公故里,關於關夫人的傳說卻很多。一代代的關公故鄉人口口相傳,將關夫人描述成一位很有文化素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極受尊重的鄉間醫生,關夫人也被故鄉拜為醫藥與賜子之神。

學人因緣際會下,巧遇礁溪協天廟聖祖殿屆臨慶成安座入火之期,深感興趣關夫人之源流史考:;史無記載夫人之正史,唯民間傳說或地方碑文方能略窺一、二,藉此因緣方才展開探源之想法。

另一個因由也因為接管官夫人香客大樓的經營管理,思索著香客大樓的組織經營與管理的整合,如何在宗教、文化、信仰、人文、觀光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進而正式開啟探源之鑰。

(一)得天獨厚的礁溪溫泉

(1)台灣溫泉水質的種類

1.氯化物泉,以氯離子為主,水質滑膩。對治療皮膚病頗具功效,對風濕症、神經痛也有鎮定作用。碳酸氫鈉氯化物泉(Na+ Cl-HCO3 - )pH = 8~9,氯化鈉佔總礦物質 40~70%。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H+ Na+ Cl- SO4 2-)pH = 1~4,硫酸根離子含量佔總 陰離子 20~40%,陽離子以鈉離子為主。中性硫酸鹽氯化物泉(Na+ Ca2+Cl- SO4 2-)pH = 8~9,氯化鈉含量約 1000ppm,硫酸根離子佔總陰離子 30%

2.碳酸氫鹽泉,以碳酸離子為主,多屬中性到鹼性,可洗浴也可飲用。對調整胃酸、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有功效,但必須先請教醫師,依建議飲用。此外,碳酸氫鹽泉對香港腳、關節炎、神經痛也有療效。碳酸氫鈉泉(Na+ HCO3 - ):以 pH = 7~10,鈣離子和鎂離子含量較少。碳酸氫鈣鈉泉(Na+ Ca2+HCO3 - )pH = 6~7,鈣離子含量佔總陽離子 15%左右 。

3.硫酸鹽泉,以硫酸離子為主,是火山地熱的產物,含豐富的礦物質,可治療皮膚病。只可洗浴,不能飲用 。硫酸鹽碳酸氫鈉泉(Na+ HCO3 - SO4 2-)pH = 7~8,硫酸根離子含量佔總陰離子 15~40%

4.礁溪溫泉露天座標:x~327000y~2747490,泉溫55℃,泉量1600l/m屬平原溫泉,石灰華沉澱物 。

5.溫泉水中最常見的陰離子有氯離子(Cl- )、碳酸氫根離子(HCO3 - )和硫酸根離子 (SO4 2-),依照其相對含量可將溫泉分為三類,即以氯離子為主的氯化物泉,以碳 酸氫根離子為主的碳酸氫鹽泉,以及以硫酸根離子為主的硫酸鹽泉。事實上,溫 泉水中所含陰離子常不止一種,假如有二種主要陰離子等量存在,則成混合型溫 泉,如硫酸鹽氯化物泉與氯化物碳酸鹽泉等皆是 。

6.依據礁溪地區 98 口溫泉井水樣分析: 溫度分布從 30℃至 75℃不等,有 55 口屬中溫溫泉(50℃~75)37 口屬低溫溫泉(30℃~50),其中最高溫為 6062 度之間,顯示礁溪 地區泉溫為中低溫泉,超過半數溫泉業者取用之泉溫在 40℃至 50℃之 間,部分外圍地區則泉溫低於 40℃。礁溪為典型之中央山脈溫泉區,酸鹼度(pH)為中至弱鹼性,溫泉為碳酸 氫鹽泉。98 口井有 46 口為中性泉(6pH8)39 口為鹼性泉(8pH11)

()礁溪溫泉水脈區的分佈

(1)礁溪溫泉的開發,可追溯至1775年清朝時期,當時溫泉並沒有明顯的商業利用,刻意避開「燒水區」,就是怕熱水燙傷莊稼。(今之湯圍公園溫泉溪)

(2)礁溪溫泉在日據時代,因日人對於礁溪溫泉的無色無味大為讚賞,於是公設公共澡堂和旅社,先後開設樂園、圓山、 西山等溫泉旅館,結合洗浴、料理、藝妓的「溫泉文化」(礁溪鄉公所,2011)。

(3)在清代,所謂的「礁溪」與「湯圍」是不同的兩個聚落。湯圍為礁溪地區 主要溫泉分布所在地,其南北範圍約只在現在鄉公所北面至礁溪公園前端一 帶;東西範圍則約由現在火車站一帶至礁溪路五段周遭。「礁溪」的範圍約以協天廟為中心,當時已有東門口、南門、北門之分;東門口約在二龍鐵路平交 道一帶,南門即在礁溪國中門口附近,北門即在現在中山路一段與礁溪街口附 近(礁溪鄉誌,1994)

(4)訪問溫泉業者以及當地耆老說到:礁溪溫泉水脈的分佈方位,西方、西北方山邊範圍從五峰旗的牌樓,往跑馬古道山邊道路延伸到春和飯店(至今留有日據時代鑽探的抽水源頭)、直到礁溪公園至現今的轉運站;東北方到東南方位由轉運站迴轉至奇立丹鐵軌沿線到礁溪國中,屬於這當中的區塊便是礁溪溫泉區,呈現出香菇狀的分佈方式。

 

二、關夫人之沿革與傳奇

(一)關夫人之沿革

夫人姓胡名玥,父親是當地文化名流,從小 文、武、理、醫、藝樣樣都會,再漢靈帝熹平六年與關公大婚,之後關公從軍事業忙碌,關公夫人就居於鄉下,謹守本分之外行醫濟世。鄉里代代相傳關公夫人是位有文化素養且醫術精湛,是一位極受尊重的醫生,並將關夫人拜為醫藥與賜子之神 。

根據孟海生考論所著《關公夫人索解》宋朝王室曾封夫人名號「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其論述認為受封年代應為萬曆四十二年,此次受封最多最廣。熊崧策談〈關公如何被神化〉一文中,其中提到:「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在道士的游說下,關羽又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其不知名姓的夫人被封為皇后,關平、關興自然是王爺,連周倉都當上公爵。」 。由此段文史中,

()關夫人之傳奇

20069月份,因為擬建關公夫人廟,台灣關帝聯誼會、弘道協會15人專程趕到運城,去蒐集、整理、考證有關關公夫人的史料,撰寫一部關於關公夫人生平的專著,在孟海生於2009年將一部系統介紹關公夫人生平的專著—《關公夫人索解》呈現於世,台灣隨後跟著出版。

對於關夫人的傳奇部分,學人在此不做論述,會在博論做較為深入的敘述。

三、關夫人信仰建構條件

礁溪首座關夫人信仰建構在幾項特別的條件之下:(1)淵遠的關公信仰下(2)溫泉觀光的產業下(3)首座關夫人的頭銜下(4)台灣旅遊發展的推動下(5)文化創新的變革下(6)傳統文化的延續下。2011年台灣地區以此書為理論基礎,開始在台灣頗有影響的“敕建礁溪協天廟”建造高規格的關夫人廟。經過一年多的建造,目前,關夫人廟主體已經落成,定名“聖后殿”。

宗教信仰的主要意義在對心靈投以安住的情懷,宗教情感也有許多無法實證的秘契經驗,信仰把這種密契的通神意識,道士以象徵的科儀方式表現出來,科儀可視為連結聖俗之間的橋樑,民間信仰則是以膜拜祝禱的虔敬之心以神明相應,達到與神聖溝通連結的目的,透過跪拜祈禱得到心靈的慰藉,也無須透過間接的交流。

關夫人信仰建構在悠久及被國人所推崇的關公文化信仰的基礎下,如若關公為“武聖”,夫人在其醫理成就的濟度鄉里之下堪稱“文聖”,至少當地對夫人恩澤的緬懷由其立碑可見一、二。另外是溫泉觀光的產業下,首座關夫人的頭銜下,台灣旅遊發展的推動下,文化創新的變革下,傳統文化的延續下。有趣的是,目前因多元成家的立法考量下,許多元配、正室都來膜拜關夫人,她們認為關夫人能為它們驅逐“小三”,使家庭安順和樂融融。 (礙於篇幅簡述之)

 

參考資料

1.《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冊四,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

2.《中國道教大辭典》,中國道教協會辭典編輯委員會,臺中:東久出版社,1999

3.《民間信仰神祇史考叢書》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出版,第一冊。(未記載出版年月)

4.王明著,《太平經合校》,臺北:中華書局,1960

5.王見川、李世偉著,《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楊出版社,1999

6.王秋桂著,《中國傳統科儀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

7.王唯工著,《氣的樂章》,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2002

8.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9.印會河著,《中醫學基礎理論》,臺北:唐山出版,1995

10.牟鐘鑒著,《中國民族宗教史》,〈百卷本中國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余培林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3

12.吳永猛、謝聰輝著, 《臺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1995

13.林美容著,《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臺北:前衛,1996

14.呂鵬志著,《道教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15.宋光宇著,《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

16.李子源編著,《臺灣龍穴》(上),(臺北:益群,2004)

17.李世偉主編,《臺灣宗教閱覽》,王見川著,〈臺灣道教素描〉,臺北:博揚文化公司,2002

18.李亦園著,《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19.李易儒著,《易經之道》,臺北:藍燈出版社,1996

20.李晶偉著,《太極與八卦的奧秘與運用》,臺北:新智出版社,1995

21.李鼎祚輯,《周易集解》,臺北:學生書局,1976

22.李養生著,《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90

23.李燦郎著,〈鎮瀾宮戊辰年慶成祈安清醮專輯〉,《大甲:財團法人鎮瀾宮》,1990

24.李豐楙著,《探求不死》,臺北:久大文化,1987

25.李豐楙、朱榮貴著,《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26.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出版,1997

27.李豐楙、謝宗榮等著,《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祈安清醮》,臺北:學生書局,1998

28.李豐楙、謝聰輝著,《臺灣齋醮》,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

29.阮昌銳著,《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0

30.金澤著,《宗教人類學導論》,北京:宗教文化,2001

31.姜義鎮著,《臺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32.柯一男著,《高雄市左營區洲仔清水宮壬午年一朝慶成醮科儀研究》,高雄:復文圖書,2004

33.凌志四著,《臺灣民俗大觀》,臺北:大威,1985

34.凌志四著,《臺灣道教源流》,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9

35.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

36.唐大潮著,《道教科儀與中國古老宗教儀式》,(China Academic Joum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1994~2011)

37.徐福全著,《臺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社教館,1995

38.馬書田著,《中國民間諸神》,大陸:團結出版社,1997

39.馬書田著,《中國道教諸神》,〈中國神祇文化全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40.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41.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道教文物》,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42.張金濤主編,《中國龍虎山天師道》,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43.張美櫻著,《道教文化研究論集》〈尋道、修道、行道〉,臺北:蘭臺,2011

44.張家麟著,《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

45.張珣、江燦騰著,《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2001

46.張高維著,《道教諸神》,臺北,國豐出版社,1992。  

47.張澤洪著,《步罡踏斗》,臺北:大展出版社,2000

48.張澤洪著,《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49.張澤洪著,《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9

50.張鶴泉著,《周代祭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51.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

52.陳九如著,《黃帝內經今譯》,臺北:正中出版社,1986

53.陳國符著,《道藏源流考》,臺北,古亭書屋,1975

54.陳鼓應著,《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商務書局,2001

55.陳鼓應著,《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56.陳夢家著,《殷墟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57.陳德生著,《中醫學入門》,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90

58.陳攖寧著,《道教與養生》,中國道教協會編,華文出版社,1993

59.曾仰如著,《宗教哲學》,(臺北:商務,1986)

60.賀箭村輯,《中國善書大辭典》,上海:明善書局,1934~1935

61.閔智亭著,《道教儀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5

62.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商務書局,1999

63.黃文博著,《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

64.黃榮洛著,《臺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新竹文化局,2000)

65.黑格爾著,《美學》第二卷,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

66.葛兆光著,《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1987

67.詹石窗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祕》,臺北:大展出版社,2003

68.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講》,臺北:五南圖書,2005

69.賈虎臣著,《中國歷代帝王譜系彙編》,臺北:正中,1967

70.鈴木清一郎著,彭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1989

71.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書》,〈重修臺灣縣志卷六〉,臺北:中華書局,第一~四冊。

72.劉文三著,《臺灣宗教藝術》,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

73.劉仲宇著,《道教的內秘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74.劉枝萬著,《臺灣の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都:風響社,1994

75.劉曄原著, 鄭惠堅著,《中國古代祭祀》,臺北:商務出版,1998

76.蔡相輝著,《臺灣的祭祀與宗教》,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

77.鄭志明著,《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北:臺原出版社,1991

78.鄭素春著,《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79.蕭吉著,《五行大義》,臺北:武陵出版社,1993

80.賴宗賢著,《臺灣道教源流》,(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9)

81.羅竹風著,《宗教學概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82.龔鵬程主編,《宗教與心靈禮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發行,臺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4

83.張澤洪著,《道教禮儀學》,宗教文化出版,2012

 

 

 

 

 

 

 

arrow
arrow

    On 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