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沛玲 博士生
蓮華佛學研究所

 

論文提要
關於老子史事的真實性,學界應該已經沒有疑慮了。但對老子生平,史書記載非常簡略。其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人也。生於殷,時為周柱下史。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轉為守藏史。積八十餘年。史記云:二百餘年時稱為隱君子,諡曰聃。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聖人,乃師之。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入大秦。過函關,關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著書,作《道德經》上下二卷 。
另外,記載老子其思維特質:老子無為,而無不為。道一生死,跡入靈奇。塞兑內鏡,冥神絕涯。德合元氣,壽同兩儀。最早正史《史記》記錄老子事蹟。據記載,老子生平最大的特點:一是隱居,二是長壽。在函谷關授予尹喜《道德經》後,便“莫知其所終”。
本文探究老子生平最大特點「隱居」、「長壽」為探討主軸,探究以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意識形態的哲學思維,藉由再思辨現代社會發展的流變與價值觀念為思考。關於老子「隱居」以老子的生活環境與政治背景為探討方向,另一特點「長壽」,由「道法自然」看待道家的養生觀;再以彙整歷代註老、喻老的著作探究其智慧價值;最後以個人淺見作一結論。

關鍵詞:老子、道德經、譯註

 

一、    隱居

(一)老子的生活環境與政治背景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記載,老聃,姓李名耳,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萬鄉曲仁里人,曾為周「守藏 室之史」,即周代管藏書籍的史官,孔子周遊列國時還曾向他請教過周禮的一些重要問題。但晚年因有感於周王室的衰落,乃辭官隱居離周而去;並為關令尹喜所述留,而留有五千餘言的《道德經》一書 。
有關老子的身世與《道德經》成書的時代之討論,雖說確實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論據主張,但就晚近考古學所發現的資料看來,老子的《道德經》屬於春秋晚期、戰國前期這一段時間是無可懷疑的 。另外,有關老子的生平還記載在《列仙傳·老子》、《太平御覽·著書下》、《高士傳》、《藝文類聚·仙道》、《太平廣記·老子》、《水經注·渭水》等。
歷史的發展中,商周時代的社會問題,隨著文明長久的發展,逐漸產生了許多危機,開始了整個憂患意識的時代;所以,文明的發展並不能代表就是進步,也可能是另一種衰退。東周的春秋末期與戰國初期時代,西周孔子所倡導「禮」的觀念,漸漸失去社會與政治上的作用,階級制度開始崩潰,周王室也漸漸無法有效地對貴族與人民進行統治,整個社會陷入一種混亂爭戰的情勢之中。當然,在這種價值混亂、利益爭戰的時代氛圍之下,社會、政治、經濟的傳統觀念與制度逐漸失效,那麼隨之而來,就是一種社會型態、傳統觀念與制度之大轉變。 
當社會進行轉變的時候,也就是人心浮動的時候,在《道德經》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 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這一章所言,看出老子對當時人民生活困難的痛切思維,並清楚看出人民生活苦難的原因,無非出於統治者的「有為自重」態度。也再確定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思維來自社會、政治、經濟利益爭戰的時代氛圍,也看到人心的欲求已無法得到滿足。《道德經》開宗明義的將「道」註解,並清楚明白的說:「道」是宇宙運化、蘊化的總則。但是,宇宙萬物龐大、眾多、繁瑣、細微、名項亦復龐雜,只用「道」這個字總括它,而「無」是天地的本源、本體,「有」是萬物的本相、作用,於是才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但生生不息循環不已,並且每每以不同的面貌回歸,雖失去原來的相貌但依舊沒有離開「道」。
再者,第二章⋯⋯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接著就說明事件一體兩面的思考才不致偏頗,身體力行的薰習更勝語言的教導。老子是周代館藏書籍的史官,洞見史事權利爭戰之演化,有如無止境的輪迴,無力改變或者是看透世道爭鬥的現實,而成為隱居的主因。
漢成帝時(西元前32-前7年)光祿大夫劉向將老子神仙化,在《列仙傳》中敍述尹喜時說:“關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學星宿,服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老子西遊,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 劉向雖然只是說尹喜隨老子遊歷流沙之西(西域),並且服食巨勝即胡麻(芝麻)。當然能識得老子這等神人,關令尹喜就會異於常人的才能;於是,隨同遊歷這種說法又從西域傳到中土,也因為外來宗教蓬勃競爭的壓力下,遂發展老子化胡之說。
化胡之說並不是本文探討的重點,而是神化、神話的意識形態的產生,涵蓋著生活環境與背景的起伏動盪,隱居成為尋找心靈深處自在的方式,神化、神話的展開是對生命情境的期待盼望。從《莊子.逍遙篇》對於神人的描述可以窺視其端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神人、仙人在此等描述之下,怎會不令人神往,離群索居成為心嚮往之,在這樣多重因素的糾葛之下,無求悄然引退之舉更給人束之高閣之高品印象,也成為老子隱居而神格化的重要伏筆。

 

二、    長壽

(一)道法自然貴生重死的養生觀
道教養生觀源於道教長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宇宙觀、天人觀、身心觀的基礎之上,與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貴生、天人相應、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養生思想有著密切關係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們應當熱愛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 又說“自愛自養”的主張,所謂“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 。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 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生。言長久也,得道之質也。” 又說:“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遺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 
道教養生思想的特點是,將人的養生實踐置放於一個宏觀的環境中,以道法自然的思維認識和考察,無非是天人觀。它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反映道士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這種認識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形成發展,也因此發展出多元性的養生流派。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二是人體與宇宙是相連結的。認為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圖騰,將天人結構組合在同一個結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
《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於。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 
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五行八封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卦爻為理論框架結構,以內外丹合修為方法,求“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 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問,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 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 
道教養生術的體系龐大而複雜,根據陳兵的研究《道教修煉養生學》分上下篇,主要論述道教煉養學的源流、原理及具體修煉方法,如對煉神、服氣、存思、守竅、內丹、動功、養生、辟穀等 。
道教養生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道教徒長期以來無不在尋求通向長生成仙的道路和途徑,道教文獻中的的養生著作和養生方術,便是他們努力研究和實踐的結果。充分表現了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終究長壽成為老子的化身。道教的養生觀便建立對生命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係的態度,同時也奠立了「性命雙修」的內外兼備的正信道教修行基礎。

 

三、    註老喻老的智慧探究

(一)彙整歷代喻老註譯
歷代研究老子的主要參考書目歸列彙整有:一、先秦至六朝,二、初唐至五
代,三、兩宋至元代,四、明代,五、清代,六、民國之後⋯⋯。 
1.    先秦至六朝: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韓  非:《解老》、(喻老)、河上公:《老子章句》河上公:《老子道德經》、嚴  遵:《道德指歸論》、嚴  遵:《老子注》、王  弼:《道德真經注》、王  弼:《老子微旨例略》、谷神子:《道德指歸論注》、葛玄:《老子節解》。共有十冊。李澤厚先生說:「戰國秦漢之際,以『黃老之學』著名的『道法家』取得了相當長的統治地位 。這個時候老子成為管理眾人的重要策略。
兩漢「黃老之學」也是復興的時期,蕭公權先生說:「秦以任刑黷武得天下,…漢初人士引為前車之鑑,每欲矯正其失,鍼對煩苛之弊,故行黃老之無為。」(1988:291)而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正是「黃老之學」實踐於政治上的實例。 
在魏晉南北朝又有許多學者提到王弼的註老著作如;林尹先生曾說:「王弼《老子注》,明體用之功;得柱下之玅旨,為談論之中心。」(1995:123-124)唐君毅先生則嘗言:「魏之王弼注老,則為老子注之大宗。」(1986:290)故此時期老學代表性著作,當然非王弼《老子注》不可。 
魏、西晉之後,是佛教開始普遍崇信的時期。佛教起初為了屏除教教義上可能的隔閡,使用了所謂「格義」的方式,以中國傳統思想,老莊學說來會通佛教教義。於是,「格義佛教」頓時盛行,東晉還受到「玄學」思潮的影響。雖然,佛教早在西漢末、東漢初已傳入中國,但佛教的盛大流行,卻是在中國南北分裂時期,並且影響至隋唐。(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2002:398-402)據魏元珪先生說,東晉、南北朝時期有幾本依乎佛旨以通老氏的著作,如學者中有僧肇的《老子注》,沙門中有釋慧觀、惠琳、慧嚴分別撰《老子義疏》、《道德經注》、《老子注》。(1997:209-210)不過,這些著作皆遺佚,現已無從一探究竟。 
2.    初唐至五代:
陸德明:《老子音義》、魏  徵:《老子冶要》、傅  奕:《道德經古本篇》、顏師古:《玄言新記明老部》、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李  榮:《道德真經注》、李  約:《老子道德真經新注》、景  龍:《道德經碑》、開  元:《御注道德經幢》、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唐玄宗:《道德真經疏》、廣  明:《追德經幢》、景福:《道德經碑》、馬  總:《老子意林》、王  真:《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陸希聲:《道德真經傳》、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疏》、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顧  歡:《追德經注疏》、喬  諷:《道德經疏義節解》,共二十冊。
這時期的由於前朝格義佛教出現,佛道便進入一個難分難解相容又互有不同的發展。陳、隋年間以至唐代,佛教在中國達到極盛,分別代表中國佛教思想最高峰之「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的出現,但仍以道家思想為主體,並且繼續延續中國傳統思維的「重玄學」產生 。又提到成玄英著有《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 。鄭燦山先生就說:「綜觀成氏疏文,充斥著佛教大乘中觀思想色彩與諸多佛學慣用名相。」(2006:154) 很明顯能看出「援佛解老」的痕跡。
3.    兩宋至元代:
宋  鸞:《道德篇章玄頌》、王安石:《老子注》、金李霖编《道德真經取善集》、南宋 彭耜编《道德真經集注》、元劉惟永编《道德真經集義》,曾采王氏《老子注》。當代學者者容肇祖根据上述 3書所錄,輯為《王安石老子注輯本》。王  甘:《老子注》、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呂惠卿:《道德真經傳》、司馬光:《道德真經論》、蘇  轍:《老子解》、陳象古:《道德真經解》、邵若愚:《道德真經直解》、程  俱:《老子論》、葉夢得:《老子解》、時  雍:《道德真經全解》、程大昌:《易老通言》、員興宗:《老子略解》、李  森:《道德真經取善集》、黃茂材:《老子解》、寇質才:《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呂祖謙:《音注老子道德經》、彭  耜:《道德真經集注》、趙秉文:《道德真經集解》、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李嘉謀:《道德真經義解》、林希逸:《老子口義》、龔士高:《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趙至堅:《道德真經疏義》、李道純:《道德會元》、劉辰翁:《老子道德經評點》、鄧  錡:《道德真經三解》、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大旨》、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趙孟頫:《老子道德經》、張嗣成:《道德真經章句訓頌》、陳致虛:《道德經轉語》、吳  澄:《道德真經注》、林至堅:《道德真經注》、何道全:《老子道德經述注》、蔣融庵:《道德真經頌》、陶宗儀:《老子》。有三十九冊。
宋代,儒家思想再次發光發熱,與明代俱稱為「新儒家」,其學術典範「理學」是當時學術主流,而初唐的「重玄學」依舊有延續到宋代。李遠國先生說:「有宋一代,道家重玄之學直承隋唐重玄學之遺風,而由華山陳摶肇其源,碧虛子陳景元揚其波,其後有薛致玄、白玉蟾、…等道門中人,皆依陳摶心法,廣徵博採儒、釋之說,入道解《老》,使得宋代重玄學面貌煥然一新。(2002:331) 
再者,唐代有所謂「三教會通」,在宋代更是被廣泛提出,當時吳越國王俶替《宗鏡錄》製〈序〉說:「儒,吾之師也。…道,儒之師也。…釋,道之宗也。」北宋著名文學家兼思想家的蘇轍,在其所著《老子解》中主要以會通儒、佛於道家思想的方式來解《老子》。 綜觀三教會通的走向,無非是中國宗教文化的再一次匯流;儒者,理學倫常實處修踐,道者,玄妙靜處修持,釋者,空寂虛處修證,無非同歸一撤。
元代《老子》著作僅有吳澄的《道德真經注》,將歷來《老子》八十一章的更改為六十八章,並發揮新的解釋,逐漸奠定老學史中是影響力。元代另一部重要著作乃道士何道全的《太上老子道德經》,以「養生煉氣理論附會老子思想」(熊鐵基等人,1997:331),正反映當時道教風行時道教人士的觀點。
另有金代老學,據《中國老學史》一書作者說,元代是道教獨步的時代,其中以全真教最為盛行,又全真教興起於金代,直至元代乃傳遍南北,空前興盛。(熊鐵基等人,1997:308)而金代的老學著作現依《中國老學史》表列唯有二家(熊鐵基等人,1997:322),寇才質本是道士著有《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一書。 
4.    明代:
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經》、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薛  蕙:《老子集解》、張洪陽:《道德經注解》、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朱得之:《老子通義》、王  道:《老子憶》、陸長庚:《老子道德經玄覽》、沈  津:《老子道德經類纂》、王  樵:《老子解》、李  贄:《老子解》、張登雲:《老子道德經參補》、沈一貫:《老子通》、焦  竑:《老子翼》、林兆恩:《道德經釋略》、陳  深:《老子品節》、徐學謨:《老子解》、王一清:《道德經釋辭》、彭好古:《道德經》、歸有光:《道德經評點》、祝世祿:《老子奇評》、陳懿典:《老子道德經精解》、孫  廣:《老子評注》、鐘  惺:《老子郎郎》、鐘  惺:《老子文歸》、陶望齡:《陶周望老子解》、趙  統:《老子斷注》、洪應紹:《道德經測》、龔修默:《老子或問》、潘基慶:《道德經集注》、郭良翰:《老子道德經薈解》、陳仁錫:《老子奇賞》、程以寧:《太上道德寶章翼》、顧錫疇:《道德經解》。共三十四冊。
《中國老學史》一書說:「明王朝對元代容許其他民族文化傳播流行的做法採取否定態度,而只讓漢族文化的儒家思想文化佔據思想領域。」(熊鐵基等人,1997:415)由朝廷頒行天下的《四書大全》、《五經大全》與《性理大書》等,由書名便可知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而編纂的書籍。
筆者則認為,道教在長久成仙的夢想破滅後,重新面對生命的回歸有著不同層面的思考,在多重文化思維的交流下,意識到「心性雙修」才是真正的生命本源。
5.    清代:
王失之:《老子衍》、清世祖、成克鞏:《御注道德經》、顧如華、孫承澤:《道德經參補注釋》、張爾歧:《老子說略》、馬  驌:《老子》、德  玉:《道德經順硃》、傅  山:《老子解》、宋常星:《道德經講義》、花  尚:《道德經眼》、徐永祐:《道德經集注》、郭乾泗:《老子元翼》、徐大椿:《道德經注》、紀  昀:《老子道德經校訂》、黃文運:《道德經訂注》、盧文弨:《老子音義考證》、畢  沅:《老子道德經考異》、姚  鼐:《老子章義》、鄭  環:《老子本義》、倪元坦:《道德經參注》、紀大奎:《老子約說》、任兆麟:《老子述記》、吳  鼐:《老子解》、潘靜觀:《道德經妙門約》、汪  中:《老子考異》、王  昶:《校老子》、鄧  晅:《道德經輯注》、江有誥:《老子韻讀》、嚴可均:《老子唐本考異》、洪頤瑄:《讀老子叢錄》、清陽子:《道德經述義》、王念孫:《老子雜志》(在《讀書雜志內》)、李涵虛:《道德經注釋》、魏  源:《老子本義》、宋翔鳳:《老子章義》、吳  雲:《老子道德經幢殘石校記》、陳  澧:《老子注》、俞  樾:《老子平議》(在《諸子平議》內)、高延第:《老子證義》、陶鴻慶:《讀老子札記》、易順鼎:《讀老札記》、吳汝綸:《點勘老子讀本》、郭  諧:《老子識小》、滕雲山:《道德經淺注》、嚴  復:《老子道德經評點》、孫詒讓:《老子札記》、文廷式:《老子校語》、劉師培:《老子斠補》、陶邵學:《校老子》、于  鬯:《老子校書》。共四十九冊。
6.    民國以來:
劉鼐和:《新解老》、張之純:《評注老子菁華》、張其淦:《老子約》、胡薇元:《道德經達話》、區大典:《老子講義》、馬其昶:《老子故》、田  潛:《篆文老子》、楊樹達:《老子古義》、羅振玉:《老子考異補遺》、蔡廷乾:《老解老》、吳承仕:《老子音義辨證》、馬敘倫:《老子校詁》、江希張:《道德經白話解說》、徐紹楨:《道德經述義》、支偉成:《老子道德經》、程辟金:《老子哲學的研究和批評》、郎擎霄:《老子學案》、奚  侗:《老子集解》、羅運賢:《老子餘誼》、曹聚仁:《考子集注》、高岳岱:《新式標點老子道德經》、陳  柱:《老學八篇》、陳  柱:《老子》、丁福保:《老子道德經箋注》、江  瑔:《讀老子卮言》、李繼煌:《新解老》、王重民:《老子考》、錢基博:《老子道德經解題及其讀法》、王  力:《老子研究》、陳登澥:《老子今見》、劉成炘:《老子二鈔》、李  翹:《老子古注》、胡遠濬:《老子述義》、高  亨:《老子正詁》、丁展成:《老子補注》、孫思昉:《老子政治思想概論》、蔡尚思:《老墨哲學人生觀》、江俠庵:(譯老子原始)、繆爾舒:《老子新注》、胡懷琛:《老子學辨》、丁惟魯:《道德經》、胡哲敷:《老莊哲學》、汪桂年:《老子通詁》、錢  穆:《莊老通辨》、于省吾:《老子新證》(在《諸子新言內》)、何士驥:《古本道德經校刊》、余嘉錫:《四庫提要老子注辨證》、蔣錫昌:《老子校詁》、王恩洋:《老子學案》、湯仰暉:《老子考證》張心徵:《老子通考》(在《偽書通考內》)、勞  健:《老子古本考》、張蔭良:《老子新詁》、張默生:《老子章句新釋》、嚴靈峰:《老子章句新編》、嚴靈峰:《老子眾說糾繆》、嚴靈峰:《老莊研究》、嚴靈峰:《老子知見書目》(合在《老列莊三子知見書目》內)、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嚴靈峰:《老子達解》、葉玉麟:《白話句解老子道德經》、蕭天石:《老子哲學闡微》、陸世鴻:《老子現代語解》、張純一:《老子通釋》、許大同:《老子哲學》、張起鈞:《老子》、譚正璧:《老子讀本》、朱謙之:《老子校釋》、任繼愈:《老子今譯》、吳  康:《老子哲學》、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楊興順:《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王寒生:《老子道德經注》、何檻宗:《老子新譯》、梁容若:《老子的流傳與注解》、楊柳橋:《老子譯話》、羅根澤:《老子選注》、車  載:(論老子)、哲學研究編輯部:《老子哲學討論集》、程兆熊:《老子講義》、徐復觀:《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在《中國人性論史》內)、福永光司:《老子》、吳靜宇:《老子義疏注》、鐘應梅:《老子新詮》、趙文秀:《老子研究》、唐子長:《老子重編》、田乾吾:《老子》、吳常熙:《老子正義》、蕭純伯:《老子道德經語釋》、葛連祥:《老子會通》、紀敦詩:《老子正解》、封思毅:《老子述解》、龔樂群:《老莊異同》、王  淮:《老子探義》、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周紹賢:《老子要義》、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胡寄窗:《道家的經濟思想》(在《中國經濟思想史》內)、童書業:《老子思想研究》(在《先秦諸子思想研究》內)、錢鍾書:《老子王弼注》(在《管錐編》內)、金容沃:《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輯本》、嚴靈峰:《老子祟寧王注》、嚴靈峰:《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嚴一萍:《帛書竹簡》、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許抗生:《帛書老子注釋與研究》、張松如:《老子校讀》、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戴建業:《老子:自然人生》、許  結:《老子詩學宇宙》、朱榮智:《老子探微》、賀榮一:《老子之樸治主義》、宋光宇《老子 心解》共一百二十五冊。其中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有二百八十冊,三百四十三抄印本。 
陳育民,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四期(2007.12)〈老學史簡述─從先秦至現當代的考察〉中,對於老學的智慧價值有頗多引證論述;先秦是「子學」的時代,從「老子奠定了道家學說理論基礎之日起,道家就和幾乎同時形成的儒家、法家、陰陽學說以及稍後的墨家、名家、兵家處於相互影響、滲透、融合之中。」(孫以楷、陸建華及劉慕方,2004:27) 
王重民1927年著《老子考》,收錄敦煌本、道觀碑本、歷代木刻排印本,存目四百五十餘種;嚴靈峰1965年輯《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一百四十種,續編一百九十八種,補編十八種等影本。(2004:1)(1965:4)丁魏先生整理《老學典籍考〜二千五百年來世界老學文獻總目》,共有五編,其研究領域規模宏大、收羅完備、體系嚴謹、檢索方便的大型工具書。(2005:191) 
「道」在許多的註解中,有種不如「不立文字」的而更甚之感,但是總期待有例外的精彩。余培林編撰,《老子:生命的大智慧》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解析的「道」是宇宙的本源,是恆常不變的,是無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
另外,南懷瑾,《老子他說》對於「道」這麼敘述:在傳統的古書中,大約有三種意義與用法。(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間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二)「道」是代表抽像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傳》所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 」
再者,宋光宇著,《老子心解》所解析的「道」是宇宙運化的規則,講的是天地宇宙運行的周期,要掌握它的特性,需要做詳細的觀察、記錄、描述。其中還提及「碎形結構」。 這數學般的結構論超乎平常的思維想像,用簡單的說法就是宇宙觀宇宙論,也應證一即是萬物,萬物及是醫的觀點。

四、    結論
    老子的《道德經》即使在佛教眾多經典的簇擁下,依然屹立不搖,除了文化情結、民族意識型態,還多了包容的民族特性,也因此發展出不同的宗門特質。僧者,探究內心細微的哲學智慧以及菩薩道行的實踐,佛門,心善守心;道者,淡泊名利的無為以及內心自在的靈性的昇華解脫,道門,心善淨心;儒者,追求官祿地位以及更高的權利核心的自我價值認同。儒門,心善正心;莫不以心善為宗,宗門或有見地相左,但不離本心。
 總言之,眾多註老著作如此之龐大,代表老子智慧的肯定再肯定,然而眾多學術著作,代表眾多學者的智慧,並非老子的智慧。但智慧財產的再交流,卻可以創造出更高價值的智慧。

 

參考資料
一、    專書
1.王明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王淮著,《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3.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 
4.王中江著,《視欲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5.尹志華著,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6.古棣、周英著,《老子通》,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7.朱謙之著,《老子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6。 
8.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余英時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10.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00。  
11.林 尹著,《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12.林安梧著,《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13.金兌勇、杜光庭著,《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14.姜國柱著,《道家與兵家》,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 
15.柳存仁著,《和風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6.胡楚生著,《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17.胡 適著,《胡適作品集(三十二)-戴東原的哲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18.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19.孫以楷著,《老子通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20.孫以楷、陸建華、劉慕方著,《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孫亦平著,《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2.袁保新著,《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23.高 明著,《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24.高專誠著,《御注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25.張麗珠著,《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2002。   
26.張麗珠著,《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
27.張麗珠著,《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 
28.張起鈞、吳怡著,《中國哲學史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29.張成權著,《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馬良懷著,《漢晉之際道家思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31.楊汝舟著,《道學化成》,臺北:老莊學會基金會,2000。
32.陳鼓應著,《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 
33.陳鼓應著,《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三次修訂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34.陳鼓應、白奚著,《老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5.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 店,2002。
36.陳榮捷著,《中國哲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37.陳德和著,《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  
38.陳麗桂著,《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39.葛兆光著,《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0.葛剛岩著,《文子》成書及其思想,成都:巴蜀書社,2005。 
41.董恩林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3。 
42.裘錫圭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43.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44.熊鐵基著,《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5.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著,《二十世紀中國老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6.蒙文通著,《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 
47.趙雅麗,《文子》思想及竹簡《文子》復原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48.劉韶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老子》御批點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49.劉固盛著,《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 
50.劉雪飛主編,《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現代新儒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51.盧國龍著,《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52.蕭天石著,《道德經名注選輯(二、四、七),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53.蕭公權著,《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 
54.魏元珪著,《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55.嚴靈峰著,《老列莊三子知見書目》,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5。 
56.嚴靈峰著,《老莊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57.饒宗頤著,《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8.余培林編撰,《老子:生命的大智慧》,臺北:時報文化,1994。
59.南懷瑾著,《老子他說》,臺北,老古出版,2000。
60.溤達文、郭齊勇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2004。
61.余培林著,《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4。
62.余培林編撰,《老子:生命的大智慧》,臺北:時報文化,1994。
63.宋光宇著,《老子心解》,臺北:萬卷樓,2013。
64.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45冊,《列仙傳》卷上。

二、以帛書《老子》為底本的注解本:
1. 許抗生著,《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徐梵澄著,《老子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3.黃釗著,《帛書老子校註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4.尹振環著,《帛書老子釋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
5.高明著,《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6.徐志鈞著,《老子帛書校注》,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7.尹振環著,《帛書老子再疏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8.李零著,《人往低處走:《老子》天下第一》,北京:三聯書店,2008。

三、《老子》注解的電子文本:
1.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
2.東漢‧嚴遵,《道德指歸論》(共13卷,僅存後7卷)。
3.東漢‧王弼(226-249),《老子注》。
4.南朝‧齊‧顧歡,《道德真經注疏》。
5.唐‧成玄英,《老子道德經開題》、《老子道德經義疏》、《老子道德經序訣義疏》( 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653年)。
6.唐‧李榮,《道德真經註》。
7.唐‧趙志堅,《道德真經 疏義》(六卷存後三卷。《道藏》作宋人)。
8.唐‧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 開元二十一年、西元733年)、《御製道德真經疏》( 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年頒)。
9.唐‧陸希聲,《道德真經傳》。
10.前蜀‧杜光庭(850-933),《道德真經廣聖義》( 約成於天復元年、西元901年)。
11.前蜀‧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 含唐玄宗、河上公、嚴遵、李榮、成玄英五家注疏)(杜光庭序於乾德二年、西元920年)。
12.北宋‧王雱(1044-1076),《道德真經集註》(成於宋神宗熙寧三年、西元1070年)。
13.北宋‧陳景元(1025-1094),《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成於宋神宗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
14.北宋‧司馬光(1019-1086),《道德真經論》。
15.北宋‧呂惠卿(1032-1111),《道德真經傳》(宋神宗元豐元年、西元1078年 上表)。
16.北宋‧蘇轍(1039-1112),《 老子解》(序於宋徽宗大觀二年、西元1108年)。
17.北宋‧宋徽宗(1082-1135),《御解道德真經》(重和元年、西元1118年頒)
18.金‧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序於金世宗大定十二年、西元1172年)
19.南宋‧彭耜,《道德真經集註》(序於宋理宗绍定二年、西元1229年)
20.南宋‧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宋理宗淳祐六年、西元1246年)
21.南宋‧李嘉謀,《道德真經義解》
22.南宋‧范應元(fl. 1246-1248),《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23.南宋‧林希逸(1193-1271),《老子鬳齋口義》(宋理宗景定二年、西元1261年)。
24.元‧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共31卷,僅存前17卷)(序於成宗大德三年、西元1299年)。
25.元‧吳澄(1249-1333),《道德真經註》。
26.明‧明太祖,《御註道德真經》(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
27.明‧薛蕙,《老子集解》,(嘉靖九年)。
28.明‧王道(1487-1547),《老子億》。
29.明‧沈一貫(1531-1615),《老子通》(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
30.明‧焦竑(1540-1620),《老子翼》(序於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
31.明‧憨山德清(1546-1623),《老子道德經解》(萬曆三十四年,西元1606年)。
32.清‧魏源(1794-1857),《老子本義》( 初稿於清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年)。
33.民國‧朱謙之(1899-1972),《老子校釋》上、下。

四、期刊 
1.王三峽著,竹簡《文子》新探。孔子研究,(2),14-23,2003。
2.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十四期,2007/12。 
3.王繼學,論張爾岐的《老子說略》在老學史上的地位。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 20-22,2006。
4.牟宗三主講,盧雪崑記錄,楊祖漢校訂,老子《道德經》講演錄(一),鵝湖月刊,28(10),1-7,2003。 
5.李 娜著,《老學典籍考-二千五百年來世界老學文獻總目》受到好評,中州學刊,(1),191,2005。 
6.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 40 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8),11-13,1981。 
7.金 林著,陸希聲的《道德真經傳》(一),中國道教,(1),28-32,1999。 
8.唐 蘭著,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兼論其與漢初儒法鬥爭的 關係,考古學報,(1),7-38,1975。 
9.鄭燦山著,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臺北大 學中文學報,(創刊號),151-178,2006。 

五、文集中論文 
1.王 卡著,兩漢之際的儒學與老莊學,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頁 267-27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王邦雄著,徐先生詮釋老子理路的研討,載於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主編)「徐復觀 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 133-144),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 
3.[韓]吳相武,從早期《老子》注對「一」的解釋看漢魏老學的分歧,載於古軍、 孫尚揚(主編)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 75 週年華誕暨從教 50 週年紀念文集(頁 326-33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李遠國著,論宋代重玄學的三大特徵-以陳摶、陳景元為中心,載於陳鼓應(主編)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頁 331-356),北京:三聯書店,2002。 
5.[日]李 慶著,明代的《老子》研究。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頁 357-374),北京:三聯書店,1999。 
6.[馬來西亞]胡興榮著,李榮《老子注》的重玄思想,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 老學史簡述-從先秦以至現當代的考察 41 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頁 287-317)。北京:三聯書店,2002。 
7.夏春梅著,論儒佛注老的老子哲學詮釋史觀,載於華梵大學哲學系(主編)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論論文集(頁 28-34),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1997。 
8.許抗生著,簡論魏晉玄學是新道家,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頁 286-2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日]麥谷邦夫著,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撰述與其思想特徵,載於陳鼓應(主 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頁 357-374),北京:三聯書店,1999。
10.湯一介著,論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 「玄學與重玄學」專號)(頁 1-22),北京:三聯書店,2002。 
11.羅檢秋著,近代道家思想的新開展,載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輯-「道家思想在當代」專號)(頁 10-28),北京:三聯書店,2003。 

六、學位論文 
1.張仕帆著,陸希聲《道德真經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2005。
2.蔡僑宗著,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200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老子 道德經 譯註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n philosophy 的頭像
    On philosophy

    問哲 On philosophy

    On 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