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春林  博士生

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

 

論文提要
哲學是關于人生世界觀的學說,是人們對各種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進行概括發展而成的。中國古代哲學,是古人對宇宙的發生、發展、變化的本源和規律的認識,是古人用以解釋物質世界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哲學思想。醫學則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同疾病作鬥爭的科學體系。醫學要探索生命的奧秘,尋求保健和治病的方法,就必須借助哲學,借助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方法來建構自己的理誕生于中國古代的中醫學,充分地借助了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歸納出關于健康與疾病的某些規律,並用以指導臨床中診斷和治療。在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過穩中,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有精氣學說、陰陽學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些哲學思想被廣泛地運用予中醫學的每一層面,只有深刻地領會這些哲學的內容,才能有效地學習並掌握中醫學的理論。

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係;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中醫學裏,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用在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係,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本文主旨,即在採取最新學說觀念以探討陰陽五行與古中醫學之關係的現代觀點。

關鍵字:東方哲學、哲學思想、中醫、陰陽、五行論、養生

一、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漢醫學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獨特之處在於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辯證論治的治療。不僅如此,漢醫學還根據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特點來描述五臟的特性和功能。中醫學理論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和華夏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的指導,其內容主要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等。早在兩千多年前, 漢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內容包括攝生、陰陽、藏象、經絡和論治之道。時至今日,華夏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陰陽五行學說中找到根源,如何以現代科學理論重新解釋是今日努力方向。

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係;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中醫學裏,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因此人體的變化規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係,並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

由於筆者早年曾拜師中醫師研修中醫醫理,對"陰陽五行學說"、"易卦"著墨甚深,因而引起筆者對陰陽五行與中醫的相關性產生了作為研究的目標。

二、研究目的

從以往的探討人類歷史發現,大多數的中華子民注重身心保健、藥食同源的概念,中國古代流傳著,〝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諺語,即年過半百、人已至年邁衰老之期,有生則有老、有老則有死,是為自然之規律,無人能相違的大自然律。本文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探討與中醫相關性,作為本文探討核心。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1.以研究陰陽五行概念的基本內涵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哲學理論。

2.進一步探討陰陽學說在醫學中的應用,並說明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闡釋陰陽與人體病理變化與生理的活動及陰陽在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3.探討五行學說在醫學中的應用的現代解釋,說明臟腑系統的生理功能及五臟病變的傳變規律,五行學說如何指導五臟系統疾病的診斷及其相互關係,並說明五行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闡釋五行與人體病理變化,指導疾病的診斷歸納藥物的性能。

4.分析陰陽五行對映人體五行相對人體的臟腑關係

(三)文獻回顧與探討

文獻是前人精深研究疊積的結晶成果,遺留予後人珍貴資產,也是文化薪火相傳的火把,代代綿延如長江大河匯歸大海。據古人歷來對陰陽、五行兩界的態度如何看它,現今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它,哲學是人們對於整個世界(自然、社會和思維)的根本觀點和體系,即研究世界觀的學問,是對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科學是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離不開理論思維,離不開世界觀的指導。所以,哲學和科學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密切關係。醫學是研究人類生命過程,以及同疾病作鬥爭的一門科學體系,屬於自然科學範疇。自然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是特殊和普通的辯證關係。醫學研究生命運動的特殊規律,而哲學則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通規律。要探索生命的奧秘和健康與疾病的運動規律,醫學就必須以先進的哲學思想作為建構自己理論體系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醫學屬於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範疇,以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來建構理論體系,並使之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中醫學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用以闡明人類生命活動和外界環境的關係,疾病發生、發展及其防治規律,以及增進健康、延年益壽和提高勞動能力的措施等。陰陽五行學說,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合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其中陰陽學說認為世界的物質性,統一於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的物質性,統一於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所以,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都是從自然界本身來認識自然,解釋自然現象,探求自然規律的一種學說,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起源甚早,在西周時期已比較盛行。其早期的資料被保存在《周易》,《左傳》,《國語》,《尚書》等等古典文獻中。李漢三在<陰陽五行說探源>文中述及「陰陽說之創行, 顯在孟子書後, 約當戰國中葉之末。五行說倡自子思,其年世略與墨子相當,縱創行於戰國中年之前,亦決不早至春秋。二者原非一物,五行說且成於陰陽說前約百年,..........所以能依憑後出之陰陽說,而與前此之五行說合流, 以成其陰陽家者之所由矣。」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形成,標誌著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進步。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綜合,概括了當時的天文、地理、氣象、曆數、醫學和農事、冶金等各門類自然科學的科研結果;反之,中國古代的各門類自然科學,也正是由於接受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所以,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對中國古代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並成為中國古代各門類自然科學所共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發展,從歷史上來分析,大體上有兩種不同的趨勢:一種是由於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的本身還不能完全解釋宇宙,所以就被改造誇大,將陰陽五行學說蒙上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要人們聽命於鬼神天數。陰陽五行學說的另一種發展趨勢是:始終與自然科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而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身亦得到了充實和提高,甚至與自然科學的理論相互滲透和融合,並成為其基礎理論的一個組成部份。從中國醫學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中所確立的中醫學理論體系來分析,很顯然,陰陽五行學說已與人體生理,病理和診斷,治療等基礎理論相互融合,已經成為中醫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

中國醫學起源非常早,早在漢代之前,已有奠定中醫基礎理論架構的四大經典出現,日後數千年的發展,雖有千百上萬種書籍刊行,仍不脫離這四本書的理論範疇。現歸納四大經典簡要內涵,分述如下﹕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有文獻中最早的一部醫學巨典。學者顏尚文於<陰陽五行思想與傳統醫學之早期的結合初探>文中言道「其成書年代,學者有不同的見解,一般認為是在西元前五世紀至西元三世紀之間(戰國至秦漢),經許多醫學家整理編寫而成,後世醫家又不斷加以修訂和補充。」 它由<素問>、<靈樞>兩部分組成。該書成編於秦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歷史。它運用古代哲學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和天人合一的觀點,以人體內外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整體觀念,從五行、臟腑、經絡、刺法、病因、診法、治則、養生保健等方面闡述了人體生命活動、病理變化的規律及診斷、治療、用藥等法則,並對中醫養生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地論述,其中許多養生觀點已被現代醫學科學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至今還在中醫臨床和養生保健中發揮指導作用。

2.難經

此書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原題「秦越人」撰,成書約在東漢以前。

醫學者江漢聲於<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文內述及「《難經》最旱出現在東漢張仲景的<傷塞論自序>,所以近人考證這本書成書應該在西漢末年之後。」 本書以基礎理論為主,亦分析了一些病證。其中1~22 難論脈學  ,23~29 難論經絡 ,30~47 難論藏象(臟腑) ,48~61 難論疾病 ,62~68 難論腧穴 。569 ~81 難論剌法 。全書內容簡要,辨析亦頗精微。該書針對《內經》中深奧的中醫學理論,歸納為81 個問題,進行釋疑解難。內容包括脈診、臟腑、陰陽、五行、病能、營衛、俞穴、針灸、以及三焦、命門、奇經八脈等理論疑難問題。涉及到人體正常生理、解剖、疾病、症候、診斷、針灸與治療,以及陰陽五行學說等種種疑難問題的論述。內容十分豐富,在闡發中醫學基本理論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

3.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為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 種,礦物藥46 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是為中藥理論精髓。

4.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成書於東漢,作者為號稱「醫聖」的張仲景。名醫學者江漢聲於<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文內述及「張仲景將陰陽五行引用到他對臨床診斷, 詳細的觀察,寫出著名的《傷寒雜病論》」 。此書總結《黃帝內經》、《難經》之思維體系,實踐於內科辨證論治上,於外感傷寒創設「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列方論治。於雜病上,對霍亂病、百合病、陰陽毒、瘧病、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病、婦女雜病等皆有涉及,列方處治,堪稱漢醫學之內科學經典,相對於《內經》、《難經》的生理學經典偏重理論角色形成不同之特色。中醫對於慢性病和老人疾病有良好的療效,但對於急性病的急救也有獨到的心得,傷寒論中對於急慢性病均有完整的解說。當人處於半健康狀態時,利用中醫最具效果。對於現代醫學檢查後被認為沒有不良狀態,但患者卻感到痛苦的情況下,中醫卻能將其痛苦去除,使人類擁有充實的生命力、恢復健康的身體;這就是中醫學的現代強項專長。總之,回顧中醫基礎理論架構的四大經典文獻及其價值,現已逐漸被正視,如針灸早已被世界先進各國接受。也有許多的科學儀器檢驗問世,各國正嘗試用科學方法驗證,但現有的進步仍是滄海一粟,中醫學的知識經驗廣大浩瀚,仍須眾多有志之士的用心投入。

 

二、陰陽五行學說之探討

道教養生典籍《中藏經》對陰陽五行觀念提出:

「陰陽者天地之樞機,五行者陰陽之終始。非陰陽則不能為天地,非五行則不能為陰陽。故人者成於天地,敗於陰陽也,由五行逆而生焉。天地有陰陽五行,人有血脈五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臟者,肺肝心腎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則養成之道,循環無窮。肺生腎,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榮養,無有休息....五臟,五行,相成相生,晝夜流轉,無有始終。從之則吉,逆之則凶。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於人,人得之者可出陰陽之數,奪天地之機,悅五行之要,無終無始,神仙不死矣。」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因此,古代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這就逐漸形成了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中國醫學理論體係。

問哲2-1.jpg

圖一:陰陽與五行相生兙對應臟腑的關係圖

(一)陰陽學說

一、陰陽學說的基本概念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概念的基本內涵及其運動規律,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哲學理論 。陰陽學說運用到醫學領域後,成為中醫學重要而獨特的思維方法,深刻地影響到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具體內容可見於成書於秦漢的《黃帝內經》。因此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地用予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指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中醫學在運用陰陽學說的時候,對其進行了發展和充實,借用大量的醫學實例詳細地闡發陰陽的相.互交感,以及由此產生的相互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關系,使抽象的哲學陰陽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細化。醫學中的陰陽雖然源于哲學,但已不完全等同於哲學的陰陽學說,而是具有豐富的醫學內涵。

陰陽學說源于古人在生產及生活過程中對宇宙萬物的長期觀察。陰陽學說認為世界萬物萬象都是在陰與陽這兩種正反屬性相互作用的矛盾運動中發生、發展和變化的 。

陰陽的最初涵義是指山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在人類活動中,萬事萬物中,太陽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最大。人類與太陽的關系最為密切,人們將日出後的白晝稱為陽,將日入後的黑夜稱為陰。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陽日」、「晦月」等具有陰陽涵義的表述。西周時期《詩經》所用的「陽」、「陰」二字,就具有濕熱與寒涼、向光面與背光面的意義。西周末期已經將陰和陽抽象歸納為兩種對立的物質或勢力,並用以解釋地震的形成。哲學意義上的陰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的,此時的哲學家,不但認識到事物內部存在著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也認識到這兩個方面是不斷運動變化相互作用的,還認識到陰陽的相互作用是推動宇宙萬物產生和變化的根本動力。這一時期的哲學家們,已經把陰陽的存在及其運動變化視為宇宙的一種基本規律,並廣泛地運用陰陽雙方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等關系,解釋宇宙萬物的形成,以及宇宙萬物之間的普遍聯系,可見陰陽學說是古人以觀察太陽活動為經驗形成的。從對日光向背之原始涵義,經過廣泛的聯系設想,逐漸抽象出陰陽的概念及陰陽的對立統一規律,用於認識字宙萬物。這一學說的完整、系統地表述,應歸功於成書於這一時期的《黃帝內經》。

中醫學中的陰陽概念,既有生活常識的內涵,也有哲學層面和自然科學中醫學層面的內涵,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指後兩者。所謂哲學層面的陰陽又稱為屬牲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的屬性概括,僅用于對事物的屬性予以標識,體現了事物對立統一法則。陰和陽,既可以標識自然界相互關聯,而又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也可標識同一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即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如細胞分化一般 。(詳表一)

今人將自然科學中醫學層面的陰陽,特指人體內密切相關的相互對應的兩類()物質及其機能的屬性,如陰(染色體)陽(功能性蛋白)。 其中陽〈又稱為陽氣〉,是對具有溫煦、興奮、推動、氣化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牲的概括; (又稱為陰氣).,是對具有滋養、濡潤、抑制、凝聚等柞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的概括。

二、陰陽的涵義及普遍性: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生之本,本於陰陽」 ,這就是說,生命的根源就是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闡明瞭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于自然科學範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古代思想家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構成的。這兩個方面就稱為陰陽。

一般來說,陽代表事物具有動態的、活躍的、剛強的等屬性的一方面,例如,動態、剛強、活躍、興奮、積極、光亮、無形的、機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輕的、熱的、增長、生命活動等。陰代表事物的具有靜態、柔和、不活躍、抑制、消極、晦暗、有形的、物質的、下降的、在內的、重的、冷的、減少 (又稱為陰氣).,是對具有滋養、濡潤、抑制、凝聚等柞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的概括。

三、陰陽變化的規律: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係。現分述如下:

1.陰陽的相對性:

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係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熱為陽、寒為陰;陽電與陰電等。諸如此類,說明不論任何事物,都是對立存在宇宙間的,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必須根據互相比較的條件而定。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由此可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

2.陰陽的互根:

古代醫學家有「陰陽互根」之說。中醫學有「陽根予陰,陰根予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論點。意思是說,陽依附于陰,陰依附于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

以自然界來說,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白天為陽、黑夜為陰。如果沒有上、外、白天,也就無法說明下、內、黑夜。以人體生理來說,機能活動屬陽,營養物質(津液、精血等)屬陰。各種營養物質是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有了足夠的營養物質,機能活動就表現得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是依靠內臟的功能活動而吸取的。

以上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與共的,如果沒有陰,也就談不上有陽。如果單獨的有陰無陽,或者有陽無陰,則勢必如《內經》所說:「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3.陰陽的消長:

指陰陽雙方在對立互根的基礎上是在永恆地運動變化著,不斷出現「陰消陽長」與「陽消陰長」的現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例如:四季氣候變化,從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漸變熱,是一個「陰消陽長」的過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熱逐漸變寒,又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過程。由於四季氣候陰陽消長,所以才有寒熱溫涼的變化。萬物才能生長收藏。如果氣候失去了常度,出現了反常變化,就會產生災害。

臨床上常常以陰陽偏盛偏衰(即陰陽消長)來說明臨床的不同證候。例如,寒屬陰、陰盛則見寒證,如受冷後出現的胃寒腹痛、腹瀉等。熱屬陽、陽盛則見熱證,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症狀。有些虛弱的病症,其發病機制不是因為陰或陽的偏盛,而是因為偏虛。如果某臟腑的陰偏虛,稱為「陰虛」,此為陰消,「陽」相對的突出,因為熱屬陽,故陰虛見熱證。這種現象稱為「虛熱」。如果某臟腑的陽偏虛,此為陽消,稱為「陽虛」,此時「陰」相對突出,因寒屬陽,故陽虛見寒證,這種現象稱為「虛寒」。

四、陰陽學說在中醫學所包含內容:

陰陽互動轉化、消長,看似簡單,其實千變萬化,以下歸納成三十條規則以說明之:

1.陽常有餘,陰常不足﹕

元代朱丹溪經過臨床洽療實際體會所提倡的一種論說。他所指的陰是精血,陽是指氣火,即由於精血虧損所產生的虛火。他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易損難複,故陰常不足。如不注意保養精血,嗜酒縱欲,傷戕過度,則陽氣易亢,虛火妄動,故陽常有餘。陰虛陽亢,則百病叢生。故主張保重精血以維持身體陰陽的相對平衡,這是他在臨床上偏重滋陰法的理論根據。

2.陽化氣,陰成形﹕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述道:化氣與成形,是物質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的運動形式。 「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因此,這裏陽和陰是指物質的動與靜、氣化與凝聚、分化與合成等的相對運動,進而說明物質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作用。

3.陽氣﹕

與「陰氣」相對。泛指它們所代表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另一面。如就機能與物質來說,陽氣指機能;就臟腑機能來說,則六腑之氣為陽氣;就營衛之氣來說,則衛氣為陽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強的、輕清的為陽氣、餘可類推。

4.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見<素問.生氣通天論>。 陽強,即陽亢。就是說陽氣過亢,既不能衛外而固密,而在內的陰氣又受損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陰虧損。

5.陽殺陰藏﹕

殺即收束或消滅。陽氣收束,則陰氣也潛藏,以此說明事物斂藏的一面。

6.陽生陰長﹕

陽氣生化正常,陰氣才能不斷滋長,以此說明事物生發的一面。

7.陽生於陰﹕

根據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陽」以「陰」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體來說,陽氣所代表的能動力量的產生,必須依附於陰氣所代表的物質(陰精)作為基礎。因此說,陽氣是由陰精化生出來的。陽指陽熱,陰指陰液。陽熱過盛或虛火妄動都會使陰液耗損,這些都屬陽氣勝而陰不足的病證。

8.陽損及陰﹕

由於陽氣虛弱而累及陰精化生不足,與「陽虛陰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腫、腰酸、膝冷等腎陽虛的證侯,病變發展日久,若再出現煩燥、咽幹喉痛、齒齦出血、小便短赤等腎陰虛的證候,這就叫陽損及陰。

9.陽中之陽﹕

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於陽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陰陽屬性只是相對的,它們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為陰陽兩面。如胃在臟腑的相對關係中屬陽,但胃本身又分胃陽和胃陰,則胃陽(胃氣)在這種意義上稱陽中之陽。在陰陽屬性依不同的關係而相對變化時,指某一事物的兩種屬性均屬於陽者。如心在五臟的相對位置因居於上,故屬陽;心主火,心氣通于夏,也屬陽。因此,在分辨五臟間的位置與功能的相互關係時,心為陽中之陽。

10.陽中之陰﹕

指陽的事物中又分屬於陰的一方面。如胃屬陽,胃陰則為陽中之陰。指某一事物兩種屬性中,前一種屬陽,後一種屬陰。如肺位置在上,屬陽,肺氣主降,屬陰。故稱陽中之陰。此可參閱「陽中之陽」條。

11.陰不抱陽﹕

指由於陰的病變,不能維繫陽氣的正常固守,出現病理上的「陰虛陽亢」或「陰盛格陽」的病理現象。

12.陰平陽秘﹕

陰氣平順,陽氣固守,兩者互相調節而維持其相對平衡,是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即指此。

13.陰氣﹕

與「陽氣」相對。泛指它們的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如就機能與質來說,陰氣指物質;就臟腑機能來說,則五臟之氣為陰氣;就營衛之氣來說,則營氣為陰氣;就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來說,則行於內裡的,向下的,抑制的、減弱的、重濁的為陰氣。餘可類推。

14.陰生於陽﹕

根據陰陽互相依存的道理,「陰」以「陽」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體來說,陰氣所代表的物質(陰精)的生化,必須賴於陽氣所代表的能動力量。因此說,陰精是通過陽氣的活動而攝取和產生的。

15.陰勝則陽病﹕

陰指陰寒,陽指陽氣。外感寒邪會使衛外的陽氣活動受約束,陰寒內盛也會導致臟腑的陽氣虛弱,這些都是陰寒勝而影響陽氣的病證。

16.陰損及陽﹕

由於陰精虧損而累及陽氣化生不足,與「陰虛陽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盜汗、遺精、咯血等陰虧證候,病變發展日久,若再出現氣喘、自汗、大便溏泄等陽虛證候,這就叫陰損及陽。

17.陰陽乖戾﹕

乖戾即不和或失調。陰陽不和或失調,就會彼此偏衰偏亢,氣血逆亂,臟腑功能失常等。這是病理變化的基本原理。

18.陰陽離決﹕

即陰陽的關係分離決裂。指由於陰陽失調,此消彼長發展到一方消滅另一方、或一方損耗過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無法再繼續保持陰陽兩者能動的相互關係,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陰”“亡陽”等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導致陰陽離決的嚴重惡果,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19.陰陽勝複﹕

勝即勝利或亢盛,複即報復或反復。陰陽的變化,陰盛陽衰,陽亢陰虛是它王洪圖前引書,頁20。們發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陰勝陽複,陽勝陰複是這種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們都影響著變化過程的轉歸。前人用這個道理解釋一些氣候變化和臨床病理。氣候方面:如某年濕氣勝,雨水過多,則來年可能有燥氣的複氣,出現乾旱的氣候。氣候的勝複也會影響人們發病的情況,尤與季節性流行病有關。病理方面:邪正相爭的過程也會出現勝複的現象,如《傷寒論》 厥陰病所說的陰陽勝複,陰指寒邪,陽指正氣,陰陽勝複表示邪正相爭。如:厥陰病下痢、四肢厥冷屬虛塞證、正氣來複時則見身熱,而下痢、肢厥俱除;邪勝則體溫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現。這種情況的交替出現,也稱為陰陽勝複。

20.陰陽消長﹕

消長,說明陰陽雙方對立的一面。它們任何一方都對另一方起著制約的作用,以維持事物的相對平衡。若一方的太過,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會導致另一方的太過,產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長的動的變化。這種關係較多於說明病理變化,如「陰虛陽亢」,「陰盛陽衰」等。

21.陰陽轉化﹕

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其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則轉化便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素問》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極」時,便有可能向熱的方向轉化,熱「極」時,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轉化。如某些急性熱病,由於邪熱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在持續高熱的情況下,可以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一種陰寒危象,這種病症變化,即屬由陽轉陰。若搶救及時,處理得當,使正氣恢復,四肢轉溫,色脈轉和,陽氣恢復,為由陰轉陽,病情好轉。此外,臨床上常見的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裡、由裡出表等病證變化,也是陰陽轉化的例證。

事物的陰陽兩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於陽,陽生於陰,表現為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如:在生理上,陰生於陽,陽生於陰,表現為陰陽互根;在病理上,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陰證可以轉化為陽證,陽證也可以轉化為陰證等。

22.陰陽自和﹕

語出《傷寒論》。指在病理上的陰陽失調趨向相對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轉或痊癒。如:恢復期的熱退而脈和緩,口津充足,食欲漸佳,二便通調等。

23.陰中之陽﹕

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於陽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胸部屬陰中之陽。指某一事物的兩種屬性中,前一種屬陰,後一種屬陽。如肝位於腹內,屬陰;肝氣主氣,性疏泄,屬陽。故稱陰中之陽。

24.陰中之陰﹕

指陰的事物中又分屬於陰的一方面。如背面為陽、腹面為陰;腹面中,胸在上屬陽,腹在下屬陰,故腹部屬陰中之陰。指某一事物的兩種屬性均屬陰者。如腎位置在下,屬陰;腎為水臟,主藏精,也屬陰。故稱陰中之陰。

25.至陰﹕

至,即到。至陰,即到達陰的意思。如太陰為三陰之始,故太陰又可稱為至陰。太陰屬脾,至陰常作脾的代詞。<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至,又作最或極解。至陰,即屬陰之最甚者。<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皆是此意。

26.重陽﹕

兩種屬陽的性質同時出現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日中(正午),白晝為陽,日中為陽中之陽,故稱重陽。身熱,脈洪大,症脈都是陽盛,稱為重陽,說明陽熱之盛。把自然氣候與人的病變聯繫起來,如夏季屬陽,暑為陽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稱為重陽。

27.重陽必陰﹕

疾病的性質原屬陽氣偏勝,但當陽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陰的現象或向陰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熱極生寒”,就是陽熱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寒性症狀。夏日中暑為重陽,但由於暑熱不但傷津液,還會使陽氣耗散,正氣不足而出現虛脫。不過這些病理上的轉變也都是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

28.重陰﹕

兩種屬於陰的性質同時出現在一個事物上。如:一晝夜的夜半、夜為陰、夜半為陰中之陰。故稱重陰。身冷,脈微欲絕的症脈都是陰盛,稱為重陰,說明陰寒之盛。把自然氣候和人的病變聯繫起來,如冬季屬陰,寒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稱為重陰。

29.重陰必陽﹕

疾病的性質原屬陰氣偏勝,但當陰氣亢盛到一定限度時,會出現陽的現象或向著陽的方向轉化。如:病理變化中的“寒極生熱”就是陰寒盛的病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熱性症狀。冬季感寒邪為重陰,病本屬感冒風寒,但寒邪化熱入裏,會轉化為熱病。不過這些病理上的轉變都是有條件的,不應理解為必然如此。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常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消長」關係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時,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導致疾病的發生。五行中之相生、相剋只有相對的、動態的平衡而沒有絕對的、永久的平衡﹔是相互滋養助長、相互牽制約束,過與不及都將會造成危害。

(二)五行學說

一、五行學說的基本內涵﹕

五行是對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屬性的概括。它的特徵、歸類方法以及調節機制,並用以解釋自然界萬物的發生、發展、變化及相互聯系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 ,是中國古代的唯物辯証觀和方法論,涵有原始質樸的系統論思想。五行學說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可以在不同層面上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個方面,從而構成不同級別的系統結搆。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維係著系統內部和系統之間的相對穩定。因此五行學說是研究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最一般的功能及結搆關系的理論。

五行,是對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屬性的概括。五行起源於古代的"五方"觀念,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生活、生產資料經過長期認真的觀察,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者,是為人用。"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五行"概念,後來古代哲學家進一步引申運用,認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這種基本事物的運動變化而生成,前人將五種事物之間制約關係總結,認為以<素問‧寶命全形論>為例 ,說明,"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這是前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五種物質之間資助、制約關系認識、抽象的實証。五行學說一方面認為世界萬物是由這五種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另一方面認為任何事物之間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不斷資生、制約的運動變化之中,維持著協調、平衡的狀態。

二、五行對於人體作用之說

五行是:對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屬性的概括。五行學說為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學說,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五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係 。我國醫學更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用以補充陰陽學說。中醫師之診病即是以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五行之於人體作用為何?中國醫學的五行說,是將人體各部份歸屬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歸納的同類事物之間發生縱的聯係(如肝臟與經絡有關聯、心臟與血絡有關聯、脾胃與肌肉有關聯、肺贓與皮膚有關聯、腎臟與筋絡有關聯等),各類事物之間同時也會發生橫的聯係(如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之關聯性)

三、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

事物的五行屬性是以五行的特性為依據進行歸類的。五行歸類理論的架構,是將自然界萬物納入木、火、土、金、水五行框架之中。五行學說對事物屬性歸類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直接的取象比類法:

取象,是指通過觀察而獲取客觀事物的感性形象與外在表像,尤其是事物的功能狀態。比類,就是以五行的特性為依據,與所要認識事物的特有徵象追行比較,如果所要認識事物的徵象與已知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同或相類似,就可將該事物的歸屬於五行中的某一類。例如某事物的徵象與木的特徵相類似,就將其歸於木類; 某事物的徵象與火的特徵相類似,就將其歸於火類,如此類推等等。以五方的五行屬性歸類為例,東方為日出之地,充滿生機,與木的升發,生長特性相類似,故歸屬木類。南方的氣候炎熱,植被繁茂,與火的炎土特牲相類似,故歸於火類。;西部高原是日落之處,氣候涼燥,萬物凋落,與金的肅殺之性相類似,故歸于金類。北方的氣候寒冷,無霜期短,蟲類蟄伏時間長,與水的寒涼、向下和靜藏特性相類似,故歸于水類。中原地區氣候寒溫適中,有利於動植物的長養,與土的生化、承載特性相類似,故歸於土類。顯然這種取象比類的方法屬於求同力法,但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2.間接的推演法:

所謂間接的推演法,是根據已知事物的五行屬性,推演至其他相關的事物,以求知其五行屬性的思維方法。在對人體的五行歸類中,大部分事物的屬性歸類都是根據這一方法求知的。例如已知肝具有疏泄、暢達、主升發的特性,屬性為木,肝所主的筋體柔和,屈伸自如,符合"木曰曲直"的特性,亦屬木。.與肝相表裏的膽。只有貯藏膽汁、排泄膽汁的功能,亦有疏暢條達的特性,其屬性亦為木。可見肝、膽、筋的五行屬性是屬直接取象比類所得知的。但是肝在竅為目、在液為淚、在志為怒、其華在爪等,只能根據肝的屬性為木,而爪、目、淚、怒為肝所主,故亦屬於木。顯然這是通過間接推理所得的結果。通過五行歸類,將自然界以及人體許多復雜的事物和現象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統。(詳見表二)

四、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

    宇宙萬物有相生必有相剋、能相生必能相剋,五行學說運用相生、相克理論,解釋事物之間廣泛聯係,其中相生、相克、生克制化理論,用於分析事物一般狀態下的調節機制;而母子相及、相乘、相侮理論,則用於解釋事物特殊狀態時的相互關系。(如圖二)

問哲2-2.jpg

圖二:五行相生相剋圖

1.一般狀態的調節平衡

五行之間不是孤立的、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資生和制約的關系,從而維持著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這是事物正常狀態下的調節。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五行之間遞相資生的次序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著“生我”和“我生”的“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我生"者為""。例如水能生木,所以水是木之""("生我"),木是水之"子"("我生")。其餘類推。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五行之間遞相制約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關係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所不勝”和“所勝”關係。所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例如水克火的關系,水是火的“克我” (即“所不勝),火是水的“我克”(即“所勝") ,其餘類推。

(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 ,是指五行之間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以維持事物間協調平衡的正常狀態。制,是指五行的生與克之間的制約關係。化,即生化,指事物的正常狀態。五行制化關係是指五行的相生和相克兩種關係協調並存的狀態,是維持五行之間動態平衡不可缺少的兩種方式。沒有相生,就沒有事物的發生和成長;沒有相克.事物就會產生過度的亢奮而失去協。五行生的關係和克的關係之間是不均衡的,有時是以生為主,克為次,此即為“生中有克",有時是以克為主,生為次,此即為"克中有生”。只有這種生與克相反相成的矛盾運動,才能維持事物的平衡狀態也才可能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從上述的生克制化關系可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著來自於其他

事物的"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聯係(或者可稱為作用)。

2.特殊狀態的相互影響

五行的特殊狀態,是指五行的生克關系因某種因素的干擾而發生的失調狀態。五行在失調.狀態下,相生、相克及生克制化關係遂在異常狀態下進行重新調整,於是就產生了母子相犯、相乘和相侮關系。

(1)母子相犯:

母子相犯 ,也稱為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間正常的相生關係遭到破壞後所產生的異常變化,包括母及於子,和子及於母兩個方面。母及於子,是指母的一方異常時波及到子的一方,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其順序和方向與正常調節中的相生關係一致,如木發生異常影響並波及於火,即屬於母及於子。子及於母,是指子的一方異常時就會波及到母的一方,導致母子兩行皆異常。其順序和方向與相生關係相反,如水的一方異常時.,波及並影響於金.、即屬子及於母。

(2)相乘:

相乘 即相克太過,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制約或克制,其順序和方向與相克一致。之所以能發生相乘,或者“所不勝”的力量太強,或者“所勝"的力量太弱,均可導致“相乘”關係的發生。例如木克土,如果木太過,或者土不足,太過均可產生"木乘土“的相克太過〈即相乘〉。

(3)相侮:

相侮 即反向制約,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制約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順序和方向與相克相反。之所以發生相侮,或者“所不勝"一方不足,或者"所勝"一方太過,或者既有"所勝"一方的太過,又有"所不勝"一方不足均可引起"相侮"關係的發生。例如金克木,無論是"所不勝"金的不足,或者“所勝”木的太過,均可引起木侮金的反向相克(即相侮)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出現“太過"或“不足”的異常時,都可能對其他四行產生影響。可見,五行學說不僅分析歸納調了客觀世界的物質性,而且可以說明世界許多物質之間的廣泛聯係。這種相互聯係的基本方式有二:一是在事物五行特性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屬性的歸類,從而加強對事物"橫向“聯係的認識;二是運用五行生克乘侮、母子相及的理論,對事物一般狀態和特殊狀態下的"縱向"多層面聯系的認知。

 

三、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

陰陽學說是中醫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中醫學理論的根基, 滲透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各個層面,指導了歷代醫家的醫事思維和診療實踐。

(一)陰陽與人體解剖部位的關係: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中醫學根據陰陽對立統一的觀點, 把人體組織結構劃分為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 由於結構層次的不同, 臟腑組織的陰陽屬性也有區別。就大體部位而言, 軀殼為陽, 內臟為陰; 上部為陽, 下部為陰; 體表為陽, 體內為陰。就腹背而言, 背部為陽, 胸腹面為陰。就肢體的內外側而言, 四肢的外側面為陽, 內側面為陰。就筋骨與皮膚而言, 筋骨在深層為陰, 皮膚居表為陽。就內臟而言,六腑傳化物而不藏,故為陽; 五臟化生和貯藏精氣而不瀉, 故為陰。就五臟而言, 心、肺位於身體的上部胸腔之中,故為陰; 肝、脾、腎位於身體的膈下腹腔, 故為陰。又如每一臟腑, 又有心陰、心陽, 肝陰、肝陽, 胃陰、胃陽, 腎陰、腎陽等。可見人體結構中的上下、內外、表裏、前後各部分之間, 以及體內的臟腑之間, 都存在著對立、互根的陰陽關係, 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分析和認識。因此<素問·寶命全形論>說:" 人生有形且不離陰陽"

(二)陰陽對人體生理的活動:

人體的生理活動, 可以廣泛地運用陰陽學說加以說明。就人體的起居棲息而言, 在白晝人體內屬陽的興奮作用制約了屬陰的抑制作用而佔主導地位, 人就處於醒來的興奮狀態; 進入黑夜,體內屬陰的抑制作用制約了屬陽的興奮作。

用而佔主導地位, 人就進入休眠狀態。顯然人的睡眠活動就是機體內部陰陽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

體內物質的代謝過程, 主要是以陰陽互根互用的消長平衡方式進行。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精微物質( 屬陰) 的補充, 是在不斷消耗內臟能量( 屬陽) 的情況下所需的; 但屬陰的精微物質輸入以後, 又在相關內臟器官中轉換為種種不同的能量, 在能量產生的同時, 精微物質隨之消耗。前者屬於陰長陽消的過程, 後者是陽長陰消的過程。生命活動就在這種陰陽彼此不斷的消長過程中維持著動態平衡。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

在屬陰的物質中, 氣和血又可再分陰陽。屬陽的氣又具有生血、行血、攝血的功能; 而屬陰的血又具有載氣、寓(藏)氣、化生氣的作用。可見氣血之間又體現著陰陽關係的多個層面。此外諸如營衛關係、氣與津液關係、臟腑關係、經絡關係也是如此。因此<素問‧生氣通天論>說"生之本,本於陰陽"。

(三)陰陽與人體病理變化的關係: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而引起體內陰陽平衡失調、臟腑組織損傷,以及機能障礙的過程。陰陽學說不但可以對病理過程進行分析,還可以對引起病理過程的邪正雙方加以說明。病邪可以分為陰邪和陽邪兩大類。就六淫邪氣而言,風、暑、熱邪為陽邪,寒邪與濕邪為陰邪。人體的正氣,又有陰精與稚氣之別。在邢正鬥爭過程中,陽邪傷人,常易傷陰; 陰邪侵襲,常會傷陽。在邪正鬥爭的勝負過程中,機體陰陽失調會產生偏盛、偏衰、互烙、轉化、格拒、亡失等種種病理變化。這是中醫學認識和分析疾病基本病理的理論依據。以下略分成四種變化說明:

一、陰陽偏盛:

陰陽偏盛,是指陰或陽的一方偏亢過盛,對另一方制約太過所導致的病理變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概括為" 陰勝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陽偏盛, 是指在陽邪作用下, 機體呈現出機能亢奮,產熱過剩的病機,臨床表現為一系列實熱徵象的病證, " 陽勝則熱"

 " 陽勝則陰病",是指陽勝的狀態下對陰的制約過度,使陰呈現功能減弱的病理狀態, 此即" 陽長陰消" 的過程。在疾病過程中, 由於陽熱太盛,傷耗陰液,則會引起陰液相對不足。" ",在此指受損而減少的病理狀態而言。陰偏盛, 是指感受陰邪, 體內機能受到阻滯而障礙呈現出陰盛的病機,臨床表現為一系列實寒徵象的病證, " 陰勝則寒"

 " 陰勝則陽病", 是指陰勝狀態下對陽的抑制過度使陽呈現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此即" 陰長陽消" 過程。在疾病過程中, 由於陰寒太盛,損傷陽氣,則會引起陽氣相對不足。

二、陰陽偏衰:

陰陽偏衰, 是指陰氣或陽氣低於正常水準的病理狀態。無論是陰或陽不足,無力制約對立的另一方, 必然導致另一方相對偏亢。包括陽偏衰和陰偏衰兩個方面。

陽偏衰, 是指體內的陽氣虛損, 推動和溫煦等功能下降,以及陽對陰的制約能力減退,導致陰的一方相對偏盛的病理狀態。臨床上常表現出虛性的寒證,故曰" 陽虛則寒"

陰偏衰, 是指體內的陰氣虧虛, 滋潤及抑制作用減退,以及陰對陽的制約作用下降, 導致陽相對偏亢, 產生熱相對過剩的病理狀態。臨床上常表現出虛性的熱證, 故曰" 陰虛則熱"

陰陽偏盛及陰陽偏衰是臨床上寒熱病證形成的基本病機, 也是陰陽失調病機的最根本的病理狀態。陰陽偏盛和陰陽偏衰的病機, 是陰陽的對立制約, 以及陰陽彼此消長的關係失調所致。陰陽偏盛, 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陰或陽的絕。

對值增加, 因而制約對方的力量太過,故所產生的寒證或熱證均屬於實性證候。

陰陽偏衰,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陰或陽的絕對值減少, 因而制約對方的力量減弱, 使對方相對偏盛, 故所產生的寒證或熱證均屬於虛性證候。

三、陰陽互損:

陰陽互損, 是指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漸不足的病理變化。包括陽損及陰,和陰損及陽兩方面的病機。陽損及陰,是指陽虛到一定程度時, 無力促進陰的化生, 使陰亦隨之不足的病理過程。此即" 無陽則陰元以化" 。臨證中常先有陽虛表現, 繼之又出現陰虛的症狀。陰損及陽,是指陰虛到一定程度時, 不能滋養於陽, 使陽亦隨之化生不足的病理過程。此即"無陰則陽無以生" 。臨證中常先有陰虛的症狀, 繼之又出現陽虛的臨床表現。陰陽互損,是以陰陽互根互用為前提的。由於陰和陽互為其根、互為其用,所以當陰或陽虛衰不足時, 就會發生" 陽消陰亦消" " 陽損及陰", 以及" 陰消陽亦消" " 陰損及陽" 的病理過程。

陰陽互損與陰陽偏衰不同。陰陽偏衰中的陰偏衰或者陽偏衰, 是陰陽互損病理過程產生的最初狀況,而陰陽互損則是在陰偏衰或陽偏衰的病理狀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病理過程, 這個病理過程所產生的結局則是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

四、陰陽轉化﹕

陰陽是診斷的總綱。疾病雖然很多,但其屬性不外陰陽兩類,如從疾病發展部位來看,不在表(陽),就在裹(陰)。從疾病性質來看:可分為熱證(陽),寒證(陰),從疾病發展趨勢來看:則是實證(陽)虛證(陰)。總之,陰陽可以概括疾病的屬性。

陰陽轉化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轉化, 即陽證可以轉化為陰證, 陰證也可以轉化為陽證。例如某病人因受涼感冒, 症見惡寒、發熱、頭痛等, 由於治不及時, 二三日後, 上述症狀消失, 卻又出現咳喘、胸悶、咯痰表現。前者病位在表, 屬陽證; 後者病邪入裏,屬陰證。此即由陽證轉化為陰證。又可舉例如某病人患咳喘日久, 咳喘每于冬季加重, 夜間發作極甚、怕冷、咯吐大量清稀痰。近日由於天氣劇變, 咳喘症狀加劇, 痰稠色黃、發熱、體溫39 ℃、面赤、口渴喜飲冷、舌紅苔黃、脈滑數。

此人原來的病證為肺寒, 屬陰證, 現證為肺熱, 屬陽證。此即由陰證轉化為陽證的過程。此外, 如表證與裏證、虛證與實證的相互轉化均屬陰陽轉化之理。

此處不贅,可依此類推。

(四)指導疾病的診斷:

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由此所產生的各種疾病錯綜複雜的臨床表現都可以用陰陽變化消長加以說明。所以在診察疾病時,用陰陽兩分法歸納種種臨床表現, 有助於對病變的總體屬性作出判斷, 從而把握致病及治療的關鍵。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 善診者, 察色按脈, 先別陰陽"。疾病的診斷 ,首先要用望、聞、問、切四診的方法收集病人資料, 然後用陰陽歸類的方法, 概括諸如色澤、聲息、動靜狀態及脈象等的陰陽屬性。

一、望:辨別色澤的陰陽:色澤鮮明者屬陽, 色澤晦暗者屬陰。

二、聞:辨別聲息的陰陽:聲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動者, 多屬於實證、熱證、陽證; 聲音低弱無力、少言而沉靜者, 多屬於虛證、寒證、陰證。呼吸微弱者屬陰; 呼吸有力, 聲高氣粗者屬陽。

三、問:瞭解收集病人過去病史,近日的起居飲食,心理狀況,以加論確証,以上三步驟的可信度。

四、切:辨別脈象的陰陽﹕以脈位辨陰陽, 寸脈為陽, 尺脈為陰; 據脈率辨陰陽, 則數者為陽, 遲者屬陰; 據脈力辨陰陽, 則實脈為陽, 虛脈屬陰; 以脈形辨陰陽, 則浮、大、洪、滑屬陽, 沉、小、細、澀為陰。

在疾病的診察過程中, 對症狀和體徵的陰陽屬性劃分, 大體可以概括其疾病的基本屬性。如果從疾病的部位、性質等辨其陰陽屬性, 大凡表證、熱證、實證者屬於陽證; 而裏證、寒證、虛證者屬陰證。只有在總體上把握了疾病的陰陽屬性, 才能沿著正確的思路對疾病進行更深層次的精細分析, 抓住疾病的本質。因此" 凡診病施治, 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之說。

(五)歸納藥物的性能

中藥種類甚多,但就其質性不外陰陽兩大類。治療疾病,不但要有準確無誤的診斷和正確的治療方法,而且還必須熟練地掌握藥物的性能。中醫學對藥物的性能,主要從氣、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而氣、味、升降浮沉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歸納和認識。

一、藥性:藥性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藥性, 又稱為" 四氣"。 其中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凡能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 其性質屬於涼性或寒性; 凡能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 其性質屬於溫性或熱性。所以臨床上治療熱證時, 就要選用寒性或涼性藥物; 治療寒證時, 就要選用熱性或溫性藥物。

顯然藥性理論是根據藥物陰陽功效進行認識和歸納的。

二、藥味﹕藥味是指藥物的酸、苦、甘、辛、鹹"五味"。有些藥物還具有澀味、淡味,但習慣上還是稱為"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澀味屬陰 。藥味理論的形成,一是源自藥物品嘗的味覺感受, 如甘草之甜、桔梗之辛、烏梅之酸、黃連之苦、昆布之鹹、茯苓之淡、五味子之澀等; 二是根據藥物效用的分析抽象,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言: "辛甘發散為陽, 酸苦湧泄為陰; 鹹味湧泄為陰, 淡味滲泄為陽"

三、升降浮沉:藥物的升、降、浮、沉, 是指藥物進入人體後的作用趨向。所謂升, 是指藥物具有上升及作用於人體上部的功效趨向; , 指藥物具有下行並作用於人體下部的功效趨向﹔浮,是指藥物具有向表淺部位發散的功效趨向; 沉,是指藥物具有向內鎮斂的功效趨向。因此藥物升、降、浮、沉的陰陽屬性, 凡具有升、浮作用的藥物屬陽, 凡具有降、沉作用的藥物屬陰。

(六)陰陽學說在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調理陰陽, 使之保持或恢復相對平衡, 達到" 陰平陽秘" 狀態, 是防病治病的根本原則, 也是陰陽理論用於疾病防治的基本思路。

一、指導養生防病:

養生的目的在於延年益壽和防病除疾, 養生的根本原則是要遵循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來調理人體的陰陽, 使人體陰陽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協調一致。

二、確定治療原則:

由於陰陽失調是疾病的基本病機, 因而調理陰陽, 補其不足, 瀉其有餘恢復陰陽的平衡協調, 是治療疾病的基本法則。

1.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針對陰或陽偏盛所致的病證, 要運用損其有餘( "實則瀉之")進行治療。因此陽偏盛所致的實熱證, 宜用寒涼藥物抑制亢盛之陽,清除其熱,此即:" 熱者寒之" 的方法; 陰偏盛所致的實寒證, 可用溫熱藥物消除偏勝之陰, 驅逐其寒, 此即"寒者熱之"。

2.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針對陰偏衰或陽偏衰所致的病證, 要運用補其不足(" 虛則補之") 的原則進行治療。陽虛不能制約陰而導致的虛寒證, 不能用辛溫散寒的藥物, 應當用補陽的藥物, 扶助不足之陽而達到制約相對偏盛之陰的目的。陰虛不能制約因陽勝而致的虛熱證, 不能用苦寒清熱的藥物, 應當用滋陰之品, 資助不足之陰, 以達到抑制相對偏盛之陽的目的。

陰陽互損的病理過程, 可導致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故治理宜陰陽雙補但是應分清主次先後。由陽損及陰所導致的陰陽兩虛證, 是以陽虛為主, 治宜在補陽的基礎上兼補其陰; 由陰損及陽所導致的陰陽兩虛證, 則是以陰虛為主,治宜在補陰的基礎上兼以補陽。

總之, 無論是養生防病, 還是治療用藥, 都應根據具體情況對陰陽學說的相關內容加以善加運用,不可偏執陰陽一端。

 

四、五行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應用在我國醫學中,作為一種論理的工具,應用十分廣泛,而且起著一定指導作用。它主要運用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運用五行的各種個別的特性,以木、火、土、金、水為中心,把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人體的臟器組織,按照它們的個別特性、形態、功能以及表現等各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把它歸納於那一行中,分成了五大類,按類做系統的歸納,這樣就把各種五花八門、千差萬別的複雜現象,理出了一個頭緒來,從而可以說明人體內臟之間的關係、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繫,和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聯繫。例如肝臟性喜舒展暢達柔和,故把肝比做木;心陽能溫熱全身,故把心比做火;脾能化生精微,故把脾比做土;肺氣清肅下降,故把肺比做金;腎藏精主水,故把腎比做水。但當提到一項,就應該聯想到一系列的其他項目,不可如西醫「頭痛治頭,腳痛治腳」,例如講到“肝”,就可以聯繫到肝開竅於“目”,與體內的“筋”有關係,與情志的“怒”有關等。這一系列連鎖性的關係在臨床上很有實用價值。如目病治肝,療效很好;肝主筋,肝病常易動風抽痙,以和風吹動樹木時,使樹枝動搖來解釋;大怒容易傷肝是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的現象;肝屬目,旺於春季,所以肝陽病也好發於春季。因此,人體與四時、五氣、五味、五官、五體等的關係(見表二),可以運用五行學說來加以歸納,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二、運用五行生克的理論,來說明人體內部臟器之間也存在著相互資生、促進、或相互制約、克制的關係。如從(表二)縱的方向看,就有五行生克的關係。

如腎(水)之精可以養肝(木),肝(木)藏血可以接濟心(火),心(火)或命門之火可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穀的精微以充養肺(金),肺(金)清肅下行以滋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鬱;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氣,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臨床上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例如肝氣鬱結,可以影響到脾胃而使之得病,這是木旺可以克土,例如有一種胃病有嘔吐酸水等症狀,就是木克土,肝犯胃的結果,治療時單治胃無效,必須同時抑制和疏泄肝氣。又如有些長期咳嗽的肺癆患者,表現為面色萎黃,肌肉瘦削,食欲不振等症,在治療時,中醫不治他的肺,而主要治療他的脾胃,因脾胃是土,肺是金,所以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治療,不但可以使食欲恢復,身體好轉,就是肺部之病灶和咳嗽也會好轉。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特性來分析和歸納人體的形體結構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環境各種要素的五行屬性;運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來闡述人體五臟系統之間的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以及人與外界環境的相互關係;用五行乘侮勝複規律來說明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和自然界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五行勝複規律示意圖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還有指導臨床診斷、治療和養生康復的實際意義。五行學說的應用,加強了中醫學關於人體以及人與外界環境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論證,使中醫學所採用的整體系統方法更進一步系統化。

(一)     五行臟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係

為了深刻地認識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 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聯繫, 古代醫家很自然地借用了具有系統論思想的五行學說建構醫學理論, 解釋臟腑的生理及其聯繫。解釋人體組織結構的分屬:

中醫學在五行配五臟的基礎上,又以類比的方法,根據臟腑組織的性能、特點,將人體的組織結構分屬於五行,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以六腑(實際上是五腑:胃、小腸、大腸、膀胱、膽)為配合,支配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組織(爪、面、唇、毛、發)等,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臟腑組織的結構系統,從而為藏象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一、說明臟腑的生理功能: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暢達,有生髮的特性,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溫熱,其性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屬土,脾有消化水穀,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清肅之性,肺氣有肅降之能;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屬水,故腎主閉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五、陰陽五行對映人體臟腑的生化解說關係

(一)陰陽五行相對人體的臟腑

臟腑是人體內臟的總稱。中醫學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特點及其形態結搆,將人內臟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桓之腑三類。五臟(屬陰),即:肝、心、脾、肺、腎。六腑(屬陽),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腦、髓、骨、-脈、胆、女子胞。

一、五臟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精氣,係指.人體精、氣、血、津液等一切精微物質。貯藏於五臟的精氣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不能過度地耗散或失瀉,故稱,"藏而不瀉"。如《素問.五藏別論》說: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46 " "滿"是對精氣而言,是指五臟之內應充滿精氣並不斷地布散全身,不能壅實不通。五臟除貯藏精氣外,還能藏神,又有“五神臟”之稱,故<靈樞‧本藏>說: "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二、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傳化水穀。由於六腑必須及時地把代謝後的糟粕排泄於體外,故稱其“瀉而不藏”。如<素問‧五藏別論>說: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水穀充實,但應及時傳化,虛實更替,不能全部被充塞滯滿。

三、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也是貯藏精氣,"藏而不瀉",在生理功能上,具有類似於五臟貯藏精氣的作用,但其功能大多隸屬於五臟,而且除胆之外,均與臟腑無表裡配屬關係,也無經脈之絡屬。所以<素問‧五臟別論>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桓之腑。

四、五臟與六腑的區別主耍在

1.是功能不同。五臟主化生和貯藏精氣,其特點是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六腑主受盛和傳化水穀,其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2.是五臟藏神。神志活動歸屬於五臟,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腎藏志;心在志為喜、肺在志為悲()、脾在志為思、肝在志為怒、腎在志為恐等;而六腑除胆以外,均與神志活動無關。

3.是形態有別。五臟多為被精氣充滿的實體性器官,故貯藏精氣;六腑為中空性器官,故傳化水穀。

4.是臟主腑從。藏象學說以五臟為中心,六腑從屬於五臟。在論述臟腑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時,多詳於臟而略於腑,如肝之疏泄氣機的功能定著膽的貯藏和排泄膽汁作用。又如腎之氣化作用控制著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等。

掌握臟與腑的區別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如認為臟病多虛,即貯藏精氣不足;腑病多實,即傳化水穀障礙。臟實者可以瀉其腑,腑虛者可以補其臟等。

三焦:中醫之特有名稱,為六腑之一,是水液運行的道路,總司全身體液氣化功能。目前中醫臨床以三焦來區隔人體器官部位。

(1)上焦:橫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臟、肺臟),和頭、面部及上肢等。

(2)中焦:橫膈以下、肚臍以上的腹部,即從胃的上口(賁門)至胃的下口(幽門),包括脾、胃、肝、膽等。

(3)下焦:肚臍以下的小腹部,包括小腸、大腸、腎臟、膀胱等。

 

六、 結論

(一)陰陽五行學說的現代困境

陰陽、五行學說同是在反對神權思想指導下產生的樸素唯物主義宇宙觀。這個學說應用於中國醫學,最早見於《內經》。陰陽和五行學說雖說各有特點,但在實際應用時常須互相結合,互補不足,才能說明醫學上的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陰陽學說具有較高的原則性,它說明事物的矛盾對立和統一;而五行學說具有較大的變化性特殊性,它說明事物內部的內在聯繫,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把問題說明得更為清楚。由於歷史的限制,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一種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有它一定的侷限性。

 

參 考 文 獻

一、書籍

1.郝勤、楊光文著,《道在養生》,台北市,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2.熊曼琪著,《傷寒學》,北京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3.張登本著,《中醫學基礎》,北京市,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7

4.王洪圖前引書。

5.高學敏著,《中藥學》,北京市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6.黃霏莉、佘靖著,《中醫美容學》,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二、期刊:

1.李漢三著,<陰陽五行說探源>,《幼獅學誌》,11期,1962

2.顏尚文著,<陰陽五行思想與傳統醫學之早期的結合初探>,《國立中正大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99231期。

3.江漢聲著,<形成中國醫學的陰陽五行說>《歷史月刊》,2006216期。

4.張世良著,<從內經陰陽五行學說看人體血糖調控之病理生理>,《中醫薪傳》,199822期。

三、網路:

1.http://baike.baidu.com/view/1441566.htm

問哲2-3.jpg

arrow
arrow

    On philoso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